大家好,我是X,今天给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一下新时代如何做好党的基层干部。当今时期做好党的基层工作,切实把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我在基层单位担任支部书记十几年,深深体会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在今年2月6日召开的X市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及作风建设动员会上,X市委发出了“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的动员令,要求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开展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活动。各级干部要提前谋划,增强前瞻性,为发展赢得时间和主动权。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推进X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好市委的“三提三敢”动员要求,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
一、领导力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核心能力
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完成所需的事情,提高整个团队办事效率的能力。基层干部,作为群众的带头人、领路人,必须要具备领导力,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完成所需要的事情。领导力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前瞻力。前瞻力是一种高瞻远瞩的能力,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魄力。前瞻力具有前瞻性就是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全局,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从全局出发,准确分析不利环境和有利条件,根据预测的结果系统筹划、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赢得发展主动权的一种思想和理念。
超凡的决断力、高效的组织力。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决策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遏制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增强世界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胜利信心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决断力应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决断力做事就会唯唯诺诺、犹豫不决。基层干部要有分析处理应变能力以及大局观,这样在关键时刻才会做出比较好的决策。
三是结果力。结果力就是言必行、行必果,做事有始有终有结果。我们有结果、落地、拿到结果才能验证前瞻力的正确,才能够让决断力得到回报,不然的话前瞻力、决断力在没有结果之前都是虚的。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国民党政权的南京后,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将革命进行到底,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力量对比各已明,不可沽名学霸王。”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努力、牺牲、干部和战士一定要做到完美收官。这正是结果力的生动体现,强调了革命事业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四是感召力。感召力指的是一种强烈的影响力,能够激发人的内心共鸣和行动的欲望,是一种不依靠物质刺激或者强迫,全凭人格和信仰的力量去领导和鼓舞的能力。周恩来曾三次到大庆油田视察与油田工人和家属亲切交流。1962年6月21日,周恩来第1次来到大庆油田。当时正是大庆干部群众艰难奋斗进行石油会战的时期。周恩来不顾前一天工作到深夜的劳累,首先来到钻井队登上钻井平台和钻井工人一一握手。钻井工人看到自己的手满是油污和泥浆,都急忙用衣服擦手。周恩来主动走上去紧握工人的手,说:“没关系,我也当过工人。”因为柴油司机师傅正在工作,没办法离开岗位,周恩来从狭窄的通道挤过去和这位司机师傅握手。从周恩来的做法中可以看出,广大人民群众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自己的情绪情感,也有自己的理性认知。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尊重人、理解人、换位思考,以真情拉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群众感受到满腔的热情和真心实意。这就是对感召力最好的诠释。
五是自控力。自控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是一种对外界诱惑及自身行为习惯的控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念头,能时刻做出清晰合理的决策,带领团队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回顾我党10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最初只有58名党员的小党,百年后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政党。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党在一百年里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故,遇到什么样的敌人,或遭受什么样的曲折,我们党始终明确自身的奋斗方向,始终牢记无产阶级政党要团结的最重要的建党原理,把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这些都充分印证了“咬定青山不放松、方向必须紧密团结起来”的极端重要性。没有战略定力和自我掌控能力,无论如何是做不到或者做不久的,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强大向心力的生动体现。
二、凝聚力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保障
凝聚力是指集体和某一社会共同体内部各成员以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目标结合为有机整体的某种聚合力,由于存在凝聚力,社会共同体才保持了自身的内部的规定性。一旦凝聚力消失,社会共同体便会趋于解体。有个寓言故事,父亲把几个儿子叫到跟前,拿出一把筷子说:“你们谁能把这把筷子折断?”兄弟几个试了试,折来折去也折不断。父亲把整把筷子拆散了,分给每人一根叫他们再折。这一次他们一折就断了。父亲说:“你们看,一把筷子多结实,折不断;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断了。以后你们不要吵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深刻领会到凝聚力的重要性。作为基层干部,我们面临的工作纷繁复杂,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凝聚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使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更具实效,更是基层工作的需要。
三、亲和力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关键基础
亲和力是一种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亲和力源于人对人的认同和尊重。很多时候亲和力所表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物理距离的远近,而是心灵上的通达与投合,是一种基于平等待人的相互理解的基础。真实的亲和力,以善良的情怀和博爱的心胸为依托,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特殊禀赋和素养。基层干部是最贴近群众的基层服务人员,要更好的服务群众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亲和力,保持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都不觉得陌生,会使他们如熟人、朋友、老乡、亲人一般。
1935年中央政治局和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抵达延安。从此,在黄土高原的窑洞旁,在延安的山边,人们经常能够看见一位穿着中山装的人,他就是毛泽东。毛主席喜欢和小战士交谈,更爱给老乡拉家常,平易近人,富有亲和力,这就是人民的领袖,他总在人民中间,他一直在为人民服务。所以基层党员干部要想融入人民群众,一定要有亲和力,人民群众就会更加愿意倾投自己的心声、拥护他。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具备了亲和力才能获得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亲和力才能赢得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群众基础。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认可,才会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执行力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有力支撑
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计划是执行的前提,没有好的计划就不可能有好的执行力。
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直接决定了执行的效果。今年以来,全市X系统聚焦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围绕服务保障稳定创新主题,大力开展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活动。突出亮点打造创新,居民共建双拥特色,学校深入拓展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建设,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利用水平。新时代“X”行动效果明显,推动就业创业区域协作成为新常态。有力保障纪念活动开启新篇章,居民共建活动开辟新领域,基层服务站建设进入新阶段,努力推动X工作再上新台阶。这些都是对执行力最好的诠释,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