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里程碑意义和创新性成果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着眼于“六个必然要求”和“四个迫切需要”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对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性战略性部署,取得了极为重要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改革开放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意义。
改革新阶段和里程碑意义
历史发展进程是继承性与创新性、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积累与质变突破的统一。回顾我国4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清晰地领悟到这个道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申了一个重大论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前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来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意义,开启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前景。三次三中全会,在40多年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上的不同历史时期,明确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什么是改革、怎样进行改革”的重大问题,都具有标志性、开创性、引领性意义。在正确的改革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引下,我们党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接续推进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系统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事业的承继接续,又是在新时代对改革事业的重新谋划和系统推进。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和实践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历史主动和责任担当。纵观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历史进程,我们清晰地看到:方向立场一直坚守,主题一脉相承,总目标一以贯之。与此同时,改革任务更加艰巨,推进力度持续加大,中心任务递进升级,涵盖领域更加广泛,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改革成效日益显现,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重要法宝”运用更好,“关键一招”更加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根据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和战略安排,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首要任务,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适应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的新攻坚,通过根本性、全局性、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必将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样,以其突破性进展、创新性成果、里程碑意义、历史性贡献,载入我国改革开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
改革新布局和开拓性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惟其事业伟大、任务艰巨,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挑战,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唯有如此,才能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成现实。可以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正适其时,正顺其势,正应期盼,意义重大而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时,全党全国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圆满实现,已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回顾这些年改革工作,我们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从党的二十大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新征程上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握新形势、立足新征程、着眼新发展、布局新改革,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一中心任务,实现了奋斗目标“升级”、发展任务“升级”、改革部署“升级”。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需,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和社会预期,着力健全制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构筑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站上新起点、进入新阶段、开辟新前景,开启了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
思想新发展和创新性理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