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汇报:XXX时间:20XXXXXXX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5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目录CONTENTS 01第一版块总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02第一版块分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03第三版块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01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1)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 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 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2)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4)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02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5)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6)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7)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三、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8)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9)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10)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11)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12)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13)深化教育综合改革(14)深化科技体制改革。(15)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五、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16)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1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8)深化金融体制改革。(19)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20)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21)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2)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2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七、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4)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25)深化外贸体制改革。(26)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27)优化区域开放布局。(28)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八、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9)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30)健全协商民主机制。(31)健全基层民主制度。(32)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九、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33)深化立法领域改革。(34)深入推进依法行政。(35)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36)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37)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温馨提示:文档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机器自动转码和压缩,转码过程中可能产生错别字,完整内容以原文为准!
声明:党课学习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