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常学深悟百年党史 持续集聚奋进力量
我围绕“常学深悟百年党史,持续集聚奋进力量”和大家做个学习交流。选择这个题目,主要考虑有3点:党史是固本培元的“营养剂”。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伟大成就,培育了伟大建党精神,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以史为镜,在党史中寻谱溯源、赓续传承,才能坚定信仰信念,擦亮初心本色。党史是担当奋进的“驱动器”。回望百年,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时突出重围,在面对逆境的关口毅然奋起,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奋进中领导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史明智,才能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激发“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干劲。党史是成就事业的“方法论”。回顾党史,我们党一经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便走向了正确的道路,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带领人民走出一条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对我们个人而言,马克思主义培塑我们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品质,教会我们树立远大抱负、保持胆识勇气、不断开拓创新,指导我们唯物辩证的看待事物、实事求是处理问题,帮我们打开不断学习和纠错的方法大门,照亮成长之路,收获精彩人生。
一、沐浴真理光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我们党高扬真理旗帜,紧贴中国大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为中国巨轮前行提供了方向指引。我们学习党史,既要把我们党百年历程中弥足珍贵的东西领悟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更要用历史这面镜子内照自己、照亮脚下前行的路。
......之内涵。这里简单和大家分享3组数据,共同感受真理的伟大内涵。从50余人到9000多万的矢志追随。1921年7月,11名代表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全国的党员只有50来人,但这次会议却取得了开天辟地的成果。会议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字为“中国共产党”,产生了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决议——《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轻声低沉却铿锵有力的“中国共产党万岁!”自此响彻华夏大地,一条小船上诞生的共产党从带领人民干革命求解放到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长期执政,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经千难而前赴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创造了“最大的政治奇迹”,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使具有7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想,真理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9899万到0的脱贫攻坚全面胜利。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8年,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中华民族接续千年的理想夙愿;8年,我们党用初心使命的践行,慰藉了近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憧憬期盼;8年,我们党用极短的时间,让近1亿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我想,真理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1座城到14亿人同心抗疫的伟大壮举。2020年的春节,可以说大家都印象深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武汉按下了暂停键。10余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16座方舱医院、600多个集中隔离点,向世界宣告着“中国速度”;在全国各地的防控一线,鲜红的党旗在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高高飘扬,向人民诠释着“共产党员”;1万余名部队医护人员,伊尔—76、直—8、运—20,不断向武汉运送物资和人员,“疫情不退、誓死不退”,让世界认识了“人民子弟兵”;4万多名医务人员,180万名环卫工人,400多万社区工作者......“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强音响彻中华大地。我想,真理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二要领悟真理之伟力。这里和大家一起重温3个片段。一个是,“三湾改编”。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失败后的红军队伍进入三湾地区,当时部队士气低落,逃兵很多,贺龙元帅曾经回忆说:“那时候的军队,就像抓在手里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会散掉”。危机关头,毛泽东组织了历史性的“三湾改编”,创造性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开创了党指挥枪的先河,这也是我们党领导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正是从“三湾改编”开始,红军才换羽新生,成为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历经磨难而不退缩的战斗堡垒。另一个是,“古田会议”。1929年12月28号到29号,为集中解决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流寇”思想、军阀主义等错误倾向,我们党在福建古田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鲜明提出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正是从古田会议开始,我们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这个人民军队建设的重大原则,系统回答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再一个是,“延安整风”。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自此开始了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人宗旨的整风运动。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最直接的成果是形成了1945年历史决议,最深远的影响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党准备进京赶考积蓄了力量。
三要激扬真理之情怀。这里和大家一起缅怀英烈故事。一是叶挺“二次入党”。“皖南事变”中,著名爱国将领叶挺遭到扣压,被囚禁了5年。囚禁期间国民党挖空心思,许以高官厚禄,但叶挺从来不为所动。斩钉截铁地说“不错,我不是共产党员,可我过去是,可能将来还会是!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我最信仰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积极抗日,真正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救星,所以为党牺牲我万所不辞!”1946年重庆谈判时,叶挺将军得以出狱。出狱的第二天,他就向中共中央发出了重新申请入党的电报:“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定实现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在追求理想与信仰的过程中,叶挺一度与党失去联系,但他没有放弃对革命的追求,在脱党10余年后又重新入党,正因为他越来越坚定地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理想。二是陈树湘“断肠明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树湘率领红三十四师担负全军后卫,掩护全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同敌人追兵频繁作战。在惨烈的湘江战役中,他率领全师与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后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他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身负重伤,不幸被俘。在押送途中,他趁敌人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时年仅仅29岁。所以我们说,共产党人是有胆气、有脊梁的。对党忠诚,就是革命者血脉里流淌的红色基因。三是长津湖“冰雕连”。1950年11月下旬,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打响,10月底才接到入朝参战命令的第9兵团来不及换装,穿着薄棉袄急赴前线。为阻敌突围,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80师240团5连部署距柳潭里40公里的死鹰岭地域。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为防止过早暴露目标,他们坚决执行隐蔽命令、“按兵不动”,129名官兵活生生冻成冰人,至死还保持着战斗姿态。当通过的美军发现他们时,都不免为之震撼,脱帽致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