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报/2024 年/11 月/5 日/第 B06 版学术
浅析新时期国企中心组理论学习模式创新
山西杏花村汾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杨珏
在新时代背景下,优化与深化国有企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简称“ 国企中心组”)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党的未来和发展,也是确保国家稳定繁荣、增强民族团结与自信的关键所在。
一、国企中心组理论学习现状
当前,国企中心组学习制度虽已普遍建立,并在组织、时间、内容及考核等方面展现出一定
的规范性,但深入剖析,不难发现其成效与预期之间尚存差距,亟待优化与提升。
(一)学习动力与热情不足
部分国企中心组成员面临工作繁重、会议频繁、外出任务多的现实挑战,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受挫。加之学习内容往往理论性强,较为抽象,难以迅速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整体的学习氛围和成效。长此以往,学习变得形式化,未能有效融入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实际需求中。
(二)学习形式单一,创新性匮乏
现有国企中心组学习模式趋于保守,多以轮流领读、笔记撰写及心得交流为主,缺乏创新与多样性。这种“ 填鸭式” 学习难以适应新时代下企业变革与创新的需求,未能有效激发成员的参与感和创造力。探索更加灵活、互动、贴近实际的学习方式,成为提升学习效果的迫切需求。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转化能力不足
部分企业在推进国企中心组学习时,忽视了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理论成果未能有效指导实际工作,形成“ 两张皮” 现象。这不仅削弱了理论学习的价值,也限制了企业利用理论创新推动发展的能力。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是提升学习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四)管理松散,监督机制不健全
国企中心组学习制度的执行力在一些企业中存在弱化现象,表现为成员管理不严、规则遵守不力。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难以激发成员的内在学习动力,也难以保证学习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学习管理制度,强化考核与激励机制,是保障学习质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必然要求。
二、国企中心组理论学习模式的创新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征途中,国企中心组学习不仅是干部理论素养提升的“ 充电站”,更是引领企业思想变革、增强组织活力的核心引擎。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创新与优化国企中心组学习模式,对于培育高素质领导团队、构建学习型企业党组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以下是对国企中心组学习模式创新的深入探索与重构。
(一)构建互联互动学习生态
互联模式的核心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学习界限,实现资源的无缝对接与高效利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①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国企中心组应主动拥抱数字化时代,将传统的纸质学习材料转化为多媒体、互动式学习资源,如开发在线学习平台、制作微课视频等,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直观,激发成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②从封闭到开放的跨越: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国企中心组可以构建起一个开放的学习网络,不仅限于内部成员间的交流,还能邀请外部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共享智慧资源,拓宽学习视野。同时,通过“ 云课堂”“ 云会议” 等形式,实现学习活动的远程参与与实时互动,打破地域限制,增强学习的灵活性与便捷性。
第 1 页 共 2 页
(二)实施课题导向的深度学习
课题模式强调将理论学习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深入研究课题,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这一模式的具体实践包括:①从闭门造车到开门问策:国企中心组应树立开放的学习理念,将课题研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访谈、专家咨询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听取意见,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加强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等外部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②从短期效应到长期规划:课题研究应注重长期性与系统性。国企中心组应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选定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课题,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持续跟踪、深入研究、不断总结提炼成果,推动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推行案例教学的实践探索
案例模式是一种以具体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国企中心组学习中引入案例模式,有助于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做法包括:①从单一形式到多元融合:打破传统的学习形式束缚,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如组织读书分享会、专家讲座、专题研讨会等;同时利用企业内刊、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学习资料和案例解析文章;还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学习交流机制,通过互访互学、共同研讨等方式拓宽学习渠道。②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案例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企业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引导国企中心组成员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鼓励成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考察,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或实施方案。
三、结语
新时期国企中心组理论学习需创新模式,通过构建互联学习生态、实施课题导向学习和推行
案例教学,提升学习动力与效果,确保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与组织活力增强。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