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及其重大意义
前 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特别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紧密结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一系列原创性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民族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开辟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使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前 言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我们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然会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到来。
目 录
第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论断。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从多维度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特别是对民族共同体思想作出原创性贡献。01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 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 各民族只有继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心同德,才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02“八个坚持”2014年
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对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我们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性0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辩证关系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要打牢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使各族 人民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理念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温馨提示:文档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机器自动转码和压缩,转码过程中可能产生错别字,完整内容以原文为准!
声明:党课学习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