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区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以打造城郊型乡村振兴样板为定位,按照“示范引领、连片打造”的总体思路,围绕**镇“邑路繁花”省级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通过和美乡村建设、片区化发展、景区化打造,推动示范片区布局由散到聚、规模由小到大、层次由低到高、发展由弱到强“四个转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平原特色的城郊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路径。
一、注重顶层设计,规划布局“一盘棋”。充分发挥接近城区、交通便捷的优势,系统发掘片区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对309国道以北5个生态环境良好、文化传承厚重、产业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的新村进行统一规划,按照“一二三产并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打造“三区一带”的成片、抱团发展格局。“三区”即生态农旅康养区,利用水库、湿地及“**故里”等资源,重点发展城市近郊特色乡村旅游观光、红色教育、乡村研学等业态;葫芦文化产业聚集区,以路庄新村、刘庄新村为主体,重点发展葫芦种植、创意加工和葫芦交易;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城市休闲农业、现代高效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食品
射到新疆、甘肃等地。羊肚菌种植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二是吸引资本下乡兴业。先后引入国兴集团现代农业示范园、范制葫芦种植基地、创聚农服基地等农业项目及水库光伏发电、永创建材等工业项目。比如,创聚农服基地与省农担合作,通过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周边村民提供农业生产全过程托管服务,让农民在每亩地1200元保本收入的情况下,还能通过打工和分红获得增量收益,开创了农户、合作社、农服公司“1+1+1>3”的多赢局面。三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利用城郊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城市人群需求,整合孔**故居、葫芦农场、**文庙、市民果园、民宿和共享农场等文旅项目,吸引城里人下乡消费体验,以农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发展。比如,片区内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兴办梨园承租项目,将梨园划成小块,变成“城里人的自留地”,通过举办采摘节、赏花节等,打造集采摘、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
四、建设和美乡村,奋力绘就“新画卷”。一是推动三级联动创建。以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开展美丽乡村省、市、区三级联创,片区内已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市级6个、区级9个。在片区内全面开展改善“基础设施、路域环境、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废弃物、村容村貌”六场攻坚战,自来水管网改造、农村改厕、雨污分流、清洁取暖、“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村庄及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二是打造平原乡村风貌。按照“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原则,注重保护保留**平原乡村风貌,进一步巩固提升基础设施,今年继续实施外立面改造、强电弱电入地、绿化及景观节点提升等工程,在村外开展河渠林草路坡田村全要素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片区生态环境,打造**平原乡村风貌示范区。三是注重资源要素整合。积极整合农业农村、水利、交通、金融等涉农资金,每年整合不低于2000万元用于示范片区建设。利用**富民贷等金融政策,在创业贷款、创业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有效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整合各部门政策、资源,在各行政新村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打造集文化、村务服务、日间照料、幸福食堂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