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活动动员:一起种下绿色的希望
一起种下绿色的希望——植树活动动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第46个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大家和着春的脚步,伴着春日的暖阳,走进自然的环抱,左手一颗苗、右手一把锹,一起种下绿色的希望。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植树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时期。唐朝皇帝会亲自率领百官和百姓一同在春天里种下树苗,以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中国近代的植树节,随时代变迁经历了几次改变。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在1928年孙中山先生逝世日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定为了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历经12年的绿化运动,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1979年2月,在邓小平同志的提议下,五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
达,不但可以成为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而且在植树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喜悦,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植树还可以为未来留下绿色的记忆和遗产,代代相传,让远行的游子无论离乡多远、多久,都会不时想起在家乡植下的绿色的印记。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曾经一度以粗放式消耗林木资源的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DZY审时度势,发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史强音,创造性地构建了绿色发展战略,向全世界庄严地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植树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地的绿化率,中和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改善城乡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通过植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不但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还可以促进绿色产业的兴起,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同志们,朋友们!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种下绿色,种下未来。
我们今天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树,它还蕴含着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双手种下绿色的希望,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用行动去践行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让我们共同种下绿色的希望,让我们的家乡更加宜居、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