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作情况汇报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农村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首先,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自2021年以来,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建设、合理运营、严格维护、高效监管”的总体思路,累计投入约5.5亿元,通过多元化治理模式,已高标准完成全县52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乡村居民逐渐改变了泼洒污水的旧习,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其次,为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立了专项工作组,针对地方自查及上级反馈的28处黑臭水体,已全部治理完毕,实现了动态清零目标,显著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河长制工作深入落实
坚持常态化整治河湖“四乱”问题,定期组织巡河活动,落实“发现、交办、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共自查整改涉河问题19项,市级交办问题整改32项,治理水利部遥感发现问题15项。编制了24条县级河道及15条骨干排水沟的“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优化河湖岸线的绿化景观带,并因地制宜打造亲水平台、生态节点和文化长廊,全力创建东护城河美丽幸福河。
(三)城市污水处理持续开展
城市污水治理成效显著,已完成北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并计划于2024年底完成南区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同时,正在实施化工产业园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日处理规模为1.5万吨,预计到2024年末完成投资6800万元,2025年实现建设任务目标。确保污水处理厂及污泥处置单位严格遵循规范,落实防渗、防雨、防晒措施,确保处理程序规范化。
(四)水土保持工作有序推进
稳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生产建设单位依法履行防治责任。2024年全市水土保持监管中排名靠前,并编制了《2024年市级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规划方案》,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2平方公里,投资概算8500万元,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在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施工。
(五)城乡供水一体化高效实施
近年,县水务局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全县共建设了8座规模化水厂,并于2020年底全面运营,实现了对18个乡镇(街道)和520个村庄(社区)的供水覆盖。目前,农村供水规模化水厂覆盖率达100%,自来水水质达标率达100%。按照市政府“一个部门主管、一家公司运营”的要求,县内农村供水已交由x公用水务公司管理,并建立了“县、乡镇、用水户”三级良性管理运营机制。
二、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改落实
将成立由县水务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相关科室为具体成员单位。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全盘推进,细化责任分工,实现领导有力、组织有序、人员到位,确保整改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
(二)强化督查考核,跟踪问效到位
从局督考办、监察室、综合科等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专项督查考核组,密切跟踪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适时组织集中督查。对于整改不力的科室及责任人,将实施预警、通报和督办,并纳入年度考核加减分体系,确保各类问题按时按质整改到位。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环保督察整改宣传力度,利用多元化的传播平台如局网站、微信、微博等,深入宣传整改成效、经验分享及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建设情况,公开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及典型违法案件处理进展。通过群众监督,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整改的积极性,营造出督促整改、狠抓落实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推进河湖综合治理,促进生态恢复
进一步推进河湖长制,要求各级河长切实履行河湖管理职责,避免形式化巡河,务实发现和解决一线问题,打造美丽幸福的河湖环境。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县岸线利用规范化,河湖水事秩序良好,生态系统基本恢复,确保水环境根本改善,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