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强调:“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发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未来必须从优化制度环境、完善市场环境、改善融资环境等方面入手,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推动其与创新要素深度融合,更好助力民营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浅见。
第一,要优化制度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充就业岗位、引领科技创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化制度环境能够使民营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是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一要不断完善财税政策,进一
高效、透明、公正的服务,同时科学构建良好的政企沟通机制,主动倾听民营企业声音,切实解决其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第三,要改善融资环境,帮助民营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难题,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全面梳理掌握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各环节的融资需要,从风险投资到银行信贷,从债券市场到股票市场等,推动其开展多元合作,采取一企一策、一问题一策,精准滴灌,给予民营企业更加多元化的筹资选择,并通过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产业引导基金效能等多种举措,创造更有利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融资环境。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民营企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评估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为其精准“画像”,提供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务。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健全银行、保险、担保、证券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精准赋能新兴民营科技企业,合理优化产业引导资金结构,引导资源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转移,以多样化、多渠道的融资手段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