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在2024年全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双增双减”机制,创新实践基层协商,破解老城区基层治理难题,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打造更有归属感、更有温度、更有价值的治理共同体。
组织建设“固底盘”,找准基层协商“风向标”。**街道注重以组织建设引领协商共治,加强区域化党建,汇聚党政社群等方方面面的治理力量,全覆盖建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党组织,切实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党员融入治理,成为领导基层协商的中坚力量,为有序开展议事协商把好政治关、把牢方向关。盘活驻地资源。以驻在8家省级机关党组织为基础,建立“168党建联盟”,逐步“走出”建邺路辐射整个辖区,吸纳省残联、市商务局等28家省市机关和省中医院、市烟草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168党建联盟”以街道“大工委”党建联席会议为载体,通过组织成员单位常态化“面对面”,加强街道党工委对驻地党政资源的整体统筹;以党员志愿服务为路径,引导各级各类党的基层组织有效下沉,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双结对、双促进”工作,加强和市妇联组织共建、治理共抓、难事共办,用好“社区第一书记”机制,组织11名区管正职干部全覆盖挂包辖区11个社区,每人每年领办1~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基层治
则制定、收集议题、评估反馈等居民议事会运行环节做出明确规定。出台《居民议事十规则》,从“主持人保持中立,到讨论过程之中有序发言、服从裁判,以及表决过半通过”等方面全过程保障诉求理性表达。通过加强“九步十规”过程管理,使“有规则的协商议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街巷治理“聚同力”,壮大基层协商“朋友圈”。**街道成立全国首家商户自治协会——**商户自治协会。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搭建起协会与商户之间的沟通桥梁,并在探索中不断健全多方联动协同机制,打造“运营、更新、治理”三位一体的平台。目前,协会会员数量达1420家,“有事找协会”已成为街道商户的共识。共议引导商户自我管理。协会参照小区治理的模式,在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商户版的议事规则,牵头开好党支部会、商户“两问”会、商户议事会,推行商户“222”服务机制,通过实施“协会吹哨、街道报到”,推动诉求化解,激发商户自治的内驱力。先后成立8家街巷议事会,吸纳190名议事代表,累计召开街巷“两问”会74场、街道议事会52场,征集406条问题,解决389条。协会成立近三年来,商户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意识逐步提高,“门前三包”类行政执法处罚案件同比下降30%,垃圾分类处罚案件同比下降40%,12345城管类投诉同比下降35%,环境类投诉同比下降45%。共商推动商户自我更新。围绕大香炉、明瓦廊等8条街巷更新事宜,协会搭建以党组织领导、公众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凝聚商户、居民、设计方、施工方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街巷更新方案的讨论与决策。共赢牵引商户自我发展。抱团取暖、集群作战,协会以小店经济为媒介,加强街巷运营发展,先后开展“**·万物集”、第四届“不止有咖啡”文化节、绿色循环经济消费节、社区邻里节等各类促消费活动136场,推动治理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经济价值,帮助商户创新经营模式,走出小店、走向街巷,以共治实现共赢。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