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讲故事之《“地府”来了》》心得体会
近日,区党工组织部组织开展了“读书月”活动,下面我结合读书学习,简单谈一下我读《习近平讲故事之《“地府”来了》》的心得体会。
细细翻开《习近平讲故事》一书,我瞬间就被《“地府”来了》的标题深深吸引住了,也许是源于读书期间所学的专业被同学们习惯性简称为“地府”(全称为地方政府学专业)的缘故,所以看到这个标题会格外有感触。细读之下发现,文中所讲的故事,恰恰也是本专业所倡导的务实调研、严谨治学精神。由此,也让我对基层调研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一名从事政策研究的干部,掌握正确的方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为上级决策提供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和咨询建议是必备的素养,也是本职工作的重中之重。“鉴往而知来,温故而知新”,如今重温我们党的历史,我从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
众为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朴素的农民智慧,将“落实政策的堵点、群众心中的痛点、矛盾纠葛的焦点”在村组一线疏通化解,进而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当前,正值村(社区)“两”换届前期准备的重要时期,更要深入村(社区)逐一调研分析,了解各村(社区)的班子运转、党员现状、人选储备、群众诉求、风险隐患等情况,为平稳高效换届打牢基础。
三是基层调查研究要让群众有“盼头”。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止步于记在本子上、写在报告里。要带着政策、带着感情、带着智慧走进群众,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让群众有“盼头”。这也要求我们要始终“把心贴近人民”,本着解难题、求实效的态度,以一抓到底的决心一竿子插到底”的作风,在发现“真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推动工作的“真成果”,达到群众期盼的“真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培育了“把心贴近人民”的干部作风,留下了以“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政策下基层”为主要内容的“四下基层”的工作传统。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深知基层调研的重要性,更希望学得习近平总书记之法,把握好基层调研“求真务实和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本质,把“地府”专业的治学精神一并用于为民务实的奉献中。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再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