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住建系统专题传达学习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住建系统专题传达学习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会,目的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市住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实际研究初步落实意见,切实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与实际行动。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
(一)宏观战略导向的“指南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站在全局高度,准确分析研判了国内外经济形势,进一步明确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这为住建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找准定位、锚定方向提供了核心依据。全市住建系统务必要通过合理规划房地产开发规模与节奏、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举措,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要注重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助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而确保住建工作与国家宏观战略同频共振、协同共进。
(二)民生福祉增进的“定盘星”。会议始终将民生改善置于突出位置,而住建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住房问题是百姓生活的基本需求,从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都直接关乎千家万户的居住权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品质提升等工作,则深刻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与幸福感。全面贯彻会议精神,全市住建系统要更加精准地聚焦民生痛点,加大投入与政策支持力度,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增加适老化设施、提升社区公共服务配套,在城市更新中打造更多休闲绿地与公共空间,切实让人民群众在住建领域的发展成果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成为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有力保障。
(三)行业创新发展的“催化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倡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各行业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对于住建系统而言,这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在房地产领域,可促使企业创新产品设计与营销模式,发展长租公寓、共有产权住房等多元化业态;在建筑业,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等,提高建筑品质与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培育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新兴产业增长点,推动住建行业从传统模式向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方向转型,激发行业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在创新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二、精准施策,切实推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住建领域落地落实
(一)房地产市场维稳“固根基”。一是供需平衡促稳定。强化市场调研分析职能,运用大数据分析与专业市场研究模型,精准测算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合理需求规模与结构。依据人口流动趋势、城镇化发展速度、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确定年度住宅用地供应总量,确保土地供应规模稳定在*公顷左右,且土地供应的区位、户型结构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依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策略,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住房供应比例至*%以上,满足刚需与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主体部分。建立多维度房地产市场监测指标体系,涵盖交易面积、价格波动、库存水平、去化周期等关键指标共*项,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时采集与分析数据,及时发现市场供需失衡的早期信号,为精准调控提供数据支撑,确保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稳定区间。二是政策协同筑平稳。秉持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市房地产市场实际运行状况与特点,制定精细化、差异化的调控政策组合。适度放宽首套房购买限制条件,将首套房首付比例下限降至*%左右,有效提升居民购房的支付能力与意愿。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引导金融机构依据市场形势合理调整房贷利率定价机制,推动首套房贷款利率平均下调*个基点左右,切实降低居民购房的资金成本与负担。构建常态化、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整治捂盘惜售、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年度查处违法违规案件不少于*起,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净化市场环境,营造公平公正、透明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竞争秩序,增强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与预期。三是风险防控保安全。搭建房地产市场风险防控的系统架构,建立健全房地产企业风险监测评估体系,重点关注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债务偿还能力、项目运营稳定性等核心风险要素。设定风险预警阈值,如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流动比率低于*%且短期偿债压力指标超过预警线时,及时启动风险预警程序,并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与风险化解方案。鼓励房地产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等多元化途径筹集资金,预计年度融资规模可达*亿元,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年度新增住房租赁企业*家以上,新增租赁房源*万套以上,推动住房租赁市场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形成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格局,降低房地产市场过度依赖销售端的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重大项目谋划“绘蓝图”。一是精准聚焦储项目。紧紧围绕“两重”“两新”战略核心,深度挖掘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短板弱项,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保障工程、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型产业承载平台构建等重点领域,开展全方位、系统性的项目谋划与储备工作,构建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数量不少于*个。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与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在重大基础设施领域,谋划建设城市快速路*公里以上或轨道交通延伸线*公里以上,增强城市交通枢纽功能;在重大民生工程方面,规划新建大型综合医院*所、优质学校*所,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培育打造特色小镇*个以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新型产业承载平台建设上,规划布局产业园区*个以上,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撑,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高效推进优前期。组建专业化、高效能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班,明确各成员单位及人员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与时间节点要求,采用倒排工期方式,确保项目前期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委托具有丰富经验与专业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份以上,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友好性等多维度进行深入论证与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创新模式,将项目审批时间在现有基础上缩短*%以上,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效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加大地方财政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年度安排专项经费*亿元以上,为项目顺利启动创造有利条件。三是保障实施稳推进。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跟踪服务长效机制,对在建项目实施全过程、精细化跟踪管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土地征收补偿、拆迁安置、施工环境优化等各类问题*个以上。强化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建立常态化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开展定期巡检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活动,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以上,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保障项目按时竣工交付使用,发挥预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