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机关党的建设年中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强化药品科学监管、提升公众用药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全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体现新担当、彰显新作为
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讲政治不是满分就是零分、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弹性的而是刚性的。一是树牢政治意识。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重点工作举措,结合实际细化建立落实清单。深入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自觉树牢政治机关意识,引导党员干部时刻学习对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党中央的新要求新部署找差距,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切实做到药监部门时时讲政治、处处显政治、事事有政治。二是锤炼政治能力。习近平
作站)同步视频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上级精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组织开展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切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扎实开展“为民惠企争模范”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定点帮扶,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三是把牢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话语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制度落实,有效规范所属网站、内刊简报、“两微一端”、宣传栏等阵地的建设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突出药品安全舆论引导,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抓好药品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实行网络药品舆情信息实时监测和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舆情事件。
三、坚持把组织建设抓细夯实,着力在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上体现新担当、彰显新作为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十分突出位置,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推动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提质增效,筑牢坚强战斗堡垒。一是提升组织力。坚持从抓基础、补短板、促规范入手,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达标升级活动,及时调整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优化组织结构,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清单,明确“三级五岗”党建责任,实现组织建立健全、结构科学合理、班子配齐配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规范支部换届、党费收缴和发展党员等工作,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创新开展党日活动,切实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党组织班子结构、队伍素质、政治生态整体优化,进一步凝聚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强大合力。二是增强凝聚力。“党内生活松一寸,党员队伍散一尺”,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管理条例,发挥支部管到人头的特点,统筹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促进基层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有效落实党支部书记谈心谈话日、纪检工作推进日、以老带新帮扶日、重大节庆活动日等“四项机制”,常态化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动态把准党员干部思想脉搏,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对标“四个合格”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在药品监管、服务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争先锋、当模范。三是锻造攻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模范机关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党建领航”暨“药安有我”党建品牌创建计划,深入开展“党支部建设提升”和“双争一创”行动,着力打造党建、业务“双优”基层党支部,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双联系”和党建共建活动,确保每个类型基层党组织都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点带面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四、坚持把作风建设深入主业,着力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工作效能上体现新担当、彰显新作为
始终紧盯药品监管领域作风问题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严肃党风政风行风,以优良作风持续推进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为**发展树形象、聚力量、强保障。一是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细则,制定《**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责任清单》,坚决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工作,坚决制止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破坏营商环境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坚决制止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餐饮浪费等享乐奢靡问题,保持露头就打、反复敲打的高压态势。坚决制止虚假公函、“一函多餐”、在隐蔽场所吃喝、电子红包、快递送礼、借培训考察名义公款旅游等隐形变异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查处。二是稳步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建立药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分领域开展风险会商,推深做实风险发现、研判、处置闭环管理,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落实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药品、防疫药械、集采中选药械等重点品种的全覆盖监督检查,按照“平台监测、一网通办、省局督办、市县联动”,从严药械网络销售监管。持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对典型案件实施省级挂牌督办,强化上下同步、行管同向、行刑同频、行纪融合。推深做实加强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各项措施,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实施《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若干措施》,推动基层加快建立完善药品安全工作机制,健全优化“四员”队伍,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加快推进“药监英才计划”实施,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积极推进学术带头人、“115”产业创新团队、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分级分类开展药品监管能力培训。开展检查员分级分类认定,建立疫苗等高风险药品专家检查队伍,开展“以老带新”“名师带徒”“技能竞赛”等活动,全方位提升监管队伍能力素质。三是聚力服务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全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韩俊书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批示要求,坚持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大力开展“局长服务日”“百名专家助药企”及“百人访千企、纾困解难题”等活动,建立民声响应机制和省12345热线“营商环境监督分线”运行管理工作机制。聚焦省委“六破六立”和“五大”工作要求,立足监管赋能,打造“极简”“极速”“极优”营商环境,落实“全省一单”“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优化省级药械检验检测服务,大幅压缩检验周期。建立全省创新药械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帮扶清单,提前介入、跟踪服务,促进创新产品研发上市,持续推进“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举办产业发展大会、创新创业大赛,搭建医药“政产学研用金”平台,积极促进我省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