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市财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把握财政在新时代人才工作中的职责使命和任务目标,紧紧围绕“人才兴市”战略,着力构建全链条全周期人才发展资金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国防科工人才高地和创新人才集聚地,持续叫响“‘科技’**·‘城’纳贤才”品牌。2023年,全市人才资金投入7.29亿元,同比增长42.7%,引进海内外人才3万余名,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37个、博士后“两站一基地”32个,新增两院院士2名,X-FLASH放疗技术等46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宽频带同轴探针等一批“**造”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全球最先进的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基地投产。
政策体系“拓广度”。牢固树立全市人才工作“一盘棋”思想,联合市委人才办及相关主管部门,对制定出台的人才方面奖励政策进行梳理,积极建言献策参与人才政策制定,配合完善政策协同体系建设,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部署“资金链”,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先后出台《**市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十条政策措施(暂行)》、《“科技城人才卡”制度实施办法》等16项政策
团队及企业提供按期还贷、续贷短期周转资金。设立2.5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开发“科创贷”、“设备仪器贷”、“人才贷”等子产品,对人才及团队给予风险分担。支持“人才银行”推出26款人才专属金融产品,全力支持**科创基金小镇建设,牵头举办科技城科创基金小镇首期科创企业投资对接活动。综合运用贷款贴息、奖补等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入选“科技城人才计划”的团队创办的人才企业,给予市人才发展专项资助资金最高10倍的授信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向人才开展银行卡大额授信、消费信贷等高端业务,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消费类信用贷款。
优化服务“有温度”。实施“互联网+财政”创新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流程改造,对人才奖补资金“一网通办”,兑付时限缩短20%,积极探索实施“免申即享”。依法落实人才税收减免、分期缴纳等税收优惠政策。迭代人才服务至3.0版,发放“科技城人才卡”1535张,落实好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加快建设1万套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已建成5269套。投入1500万元实施“科技城重大人才活动”,以会引才,支持举办“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全国产业科技人才活动64场。深挖在绵科研院所、高校“人才富矿”,建立“科技顾问”、“科技助理”制度,聘请16名院士担任“科技顾问”,遴选69名科技工作者担任“科技助理”,兑现资金100余万元。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