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专项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大计和固本之策,深入实施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过硬行动,通过“五个一批”措施,建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教育培训优化一批。深入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将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每年通过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座谈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展示“五步法”,集中开展1次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全覆盖培训。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和“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鼓励支持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村党组织书记,采取国开、成考、自考等方式提升学历,推动学历、能力整体提升。目前,参加大专(本科)学历提升24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86.5%,185个村“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实现全覆盖。
二、导师帮带提升一批。建立“导师帮带”制度,从县级领导、乡镇领导干部、先进党组织书记、乡村致富之星、“两优一先”等群体中,择优推选178名导师,建立“导师资源库”;确定乡村振兴示范带、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新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以及后备力量作为帮带对象,建立“徒弟信息库”,现有各类“徒弟”426人。紧盯帮带对象差
意外伤害保险,激发村干部扎根农村、干事创业激情。近年来,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4名,考录乡镇公务员5名,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12名,推荐“两代表一委员”168名,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200余人次。
五、择优培育储备一批。实施“头雁储备”工程,按照村党组织书记1:2比例,采取“集体座谈、专题恳谈、广泛访谈,个别走访、入户家访”的“三谈两访”方式,将农村致富能手、外出经商返乡人员等有意愿参与农村工作的优秀人才纳为重点培养对象,着力破解村后备力量“引用留”难题。参照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县一库”要求,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才库”,实行县委、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三级书记”共抓共管办法,强化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动态管理机制,坚决把政治立场不坚定、道德品行不端正、纪律作风不严实的人员“拒之门外”。目前,择优培养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370人,调整不适宜后备干部2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