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区深入贯彻共同富裕的重要精神,以人才互认互融互通为切口,按照“共建、共享、共富”的人才协同理念,深化“人才飞地”平台协同机制,形成了有来有往、相互赋能的“人才共富协同体”模式,推动创新资源在研发、加速、产业化等阶段共享互补、合作共赢,实现人才创新创业双向协同。立足于“人才飞地”建设的多年实践,**区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从单向帮扶转向资源互补、从博弈竞争转向合作共赢、从外部推动转向内在驱动”的“人才共富协同体”新模式,把“人才飞地”从“有来无往”的单向合作平台变为“有来有往”的双向合作平台,为有效缩小地区差距建立共富样板提供借鉴依据。
建立人才互认机制,增强政策共享“推动力”。构建互认模式。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协作双方产业及人才导向,梳理制定“人才飞地”高层次人才一体化认定分类目录,厘清审核流程与双方权责,明确经一体化认定的人才可在当地参照享受人才子女入学、医疗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同城待遇政策。奖补协同兑现。贯通“人才飞地”
构给予激励,定点挂牌开设大学堂搭建山区新农人返乡创业培训平台,强化共富生态覆盖和服务对接。
构建人才互通纽带,增强项目共建“影响力”。开展科创同服务。推行“飞地科创π计划”,为50余位“人才飞地”企业人才统一提供培育服务,包括高企申报培训、知识产权主题讲座等,通过多维度赋能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在余创新企业、飞地企业的融合发展。推行科创同孵化。结合创新载体特色,在**数字大厦建立**、**双孵化器互通模式,通过提供孵化器培育辅导,力争建设、申报、认定**市级以上孵化器。借助由人才一体化打通的人才互通通道,继续推动技术、资金等资源的互联互通,促进创新创业资源的高效流动,拓展创业空间自由度。实施科创同培育。构建以科学家为核心,集人才、科技、资本、市场等要素为一体,深度链接双方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政府、资本等关键角色的科创培育平台。以人才一体化为切入口,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的省域异地协同。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