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党课学习公文资料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2023努力建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PPT精美大气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主题教育党课课件(讲稿)

努力建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一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互相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他指出,要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我们可以从中国思想当中体现出习近平的思想是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

  第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不是神灵和上帝。

  恩格斯曾经指出,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是从这一总和当中概括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用这种简称把所感知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就是说世界各种具体物质的概括是物质性的。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的基础上,认为“和实生物”。怎么样“和实生物”?《国语·郑语》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由能感知的五行相互杂和而成万物,而不是天、神所创造的,所以世界本质是物质性的。《周易》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乾·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彖传》)。乾坤为天地阴阳,所以《周易》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易经·系辞》)天地万物是由乾坤和阴阳复合而生,乾坤在运动变化过程之中生成万物。乾代表艮、坎、震,也就是山、水、雷,它生出来三个男孩子,就是长男、中男、少男。坤代表兑、离、巽,代表泽、火、风,生出来三个女的:长女、中女、少女。

  从这里可以看出,乾坤、父母生出三男三女,是代表物质现象,它是自然存在的、客观的、可感知的。《周易》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传》)天地、男女就是阴阳的融合,因为天地和男女的相互结合,万物化生,所以构成了物质性的世界,因此世界本质是物质性的,这是契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作为万物之灵,有思想,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所以导致先知后行的思维形式,《周易》和朱熹都认为先知后行。比如说某人要到某地去,必须知道行走的路线,然后才能走,不然的话就达不到目的地。冯友兰在《新理学》中说我们造飞机必须首先知道造飞机的原理,设计飞机,然后才能造出飞机,这就是理在事先。他后来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改变了思想,因为实践是认识来源基础。

  马克思讲,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事件去理解。人的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荀子讲:“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应该在学问思辨基础上来实践。

  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认为实践和知识结合,才能有真知,真知才能真行,所以唯有笃行才能够获得真知。明代的气本论者王廷相主张知行并举,认为近世学者其弊病有二:一是徒为讲说,二是务为虚静以守其心,皆不于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往往遇事之来,徒讲学者,多失时措之宜,守心者无用之妙,所以他认为,徒讲说者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徒守心者是对陆王心学的批判。这两个共同的缺点,都不是从实践处去用功、从人事上去体验。所以他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知的标准,提倡随时体察、会通,以参与作为判定真知的标准。

  王夫之认为,知之笃则实践之,实践之则心知之,才乐莫大焉。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于实践是非常笃实的,用实践来验证思想,通过验证来决定是否是真知、真理。中国古人在认识论上是注重实践的,这同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第三,辩证法的思维。

  社会存在很多矛盾,矛盾是用来表达说明事物及其发展过程和本质的,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列宁曾说过,就本来意义上来说,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在认识事物现象深入到本质的时候就会有矛盾的理念。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与对立面互相依存,以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贯通。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原来的意思是谈话和论证,古希腊科学家把辩论过程当中通过辩论克服对方论据当中的矛盾取得胜利的艺术叫作辩证法。一般而言,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用中国的话来说,天不变,道也不变,称为形而上学。这里说形而上学不是西方哲学的“物理学之上”,也不是中国讲的形上谓之道、行下谓之器。毛泽东曾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古代就有了,后来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中国古代认为矛盾是普遍的,是存在事物当中的,《周易》以阴、阳来代替,阴阳矛盾相对,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阴阳对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张载讲一物两体,运动的原因是事物内部,也就是事物的运动不是外在力量推动的,而是自己本身内在力量的一种结果。

  老子曾经提出事物的矛盾,他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互相对立,他指出,比如美丑、难易、长短、高下、前后、有无、损益、大小、刚柔、强弱、生死、攻守等等的矛盾,“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老子不仅发现了事物的矛盾,而且发现事物的互相转化、对立统一的规则。他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里蕴含着质变和量变变化的思想,蕴含着某一种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他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朱熹把质量互变的规律加以很好的说明,他说变化的化是渐渐的变化,变是顿变、质变,他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比如说人十月怀胎是量变的过程,是慢慢渐化的过程,看来不太明显。到了一朝分娩,生出孩子来是顿变,很明显有形象的。他认为化是渐化,变是显著、突然的变,质变和量变是不同的。

  王夫之对质变和量变做了一些规定,他说“变”是“自我变之,由迹为粗”是明显的为变,可以变的;“化”是渐化,不太明显,同时他认为变化的关系是体用关系,变是化之体,化为变之用。中国古人把量变和质变的观念,做了很好的阐述。

  第四,人类社会历史是人们创造的。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个人的追求自己自觉的预期目标来创造他们的历史。

  中国思想在这方面有很多的论述,因为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创造世界的,所以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人所称“天下”,也就是今天的世界,“世界”这个词是从佛教中来的。天下是人民创造的,古人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可以理解为,水是人民,舟是天下、国家。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人有很多论述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第五,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相互结合,各个民族哲学思想有其普遍性、特殊性,两者不离不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当中,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现代性、更加普遍发展,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开出新的生命、新的局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化。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温馨提示:文档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机器自动转码和压缩,转码过程中可能产生错别字,完整内容以原文为准!

 

声明:党课学习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秀才的最新文档

2025在全市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在全市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同志们: 备受瞩目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11日、3月10日在北京胜利闭幕。3月13日上午,自治区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全国政协委员、XX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XX同志和我市全国人大代表XX、XX同志为我们传达全国两会精神,让我们表示热烈欢迎! 今天的会议共有4项议程: 首先,请全国人大代表XX同志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部分团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下面,请全国人大代表XX同志传达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
2025x局学习贯彻新时代特色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仪式讲话
在x局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上的讲话范文 同志们: 根据省委的部署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计划利用2天时间,通过集中学习、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等形式,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论述选编》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扎扎实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进我局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 下面,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这次主题教育的有关要求,就这次集中学习讲几
2025党性修养重在修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
党性修养重在修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 党性修养重在修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修养首在净化灵魂,重在修心,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筑牢使命担当,自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牢记使命和职责,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筑牢初心使命,必须常学常新、学思践悟,永远不忘我们是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
2025在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个人对照检查剖析材料
在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个人对照检查剖析材料 按照市纪委监委《关于学习贯彻的通知》要求,我认真学习《关于X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精神以及市纪委监委相关工作要求,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找准了这些违纪违法行为的根源、原因,认识到了违纪违法给党的领导、党的形象、党群关系带来的危害性,从而进一步从灵魂深处挖掘、查找存在问题,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制定整改措施。下面我把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在理想信念上。工作以来,我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
2025学习两会精神学习心得
优质
2025金融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20252021“学习党纪法规、筑牢纪法防线”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3篇
根据云冶公司留守工作组党支部《关于开展“学习党纪法规、筑牢法纪防线”主题教育活动计划安排》,我自4月26日开始,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又选学了党章的部分内容,观看了廉政短剧、听取了典型案例通报,详细聆听了王总支书记讲的廉政党课,我感到这段时间的集中学习收获实在是不小。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
20252021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工作座谈会讲话范文
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工作座谈会讲话范文 同志们: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将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抓在手上,聚焦问题、扭住关键,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全区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显著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更严更实,基层党建薄弱环节得到全面加强,党员先锋形象进一步树立。应该说,去年,全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项工作是扎实的、成效是明显的,各基层党组织在工作落实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刚才做了典型发言的x和x,希望大家相
20252023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PPT大气党建风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课件(讲稿)
坚定历史自信 增强历史主动 —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推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既是对遵循和运用历史规律内在要求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认知,彰显了在新征程上以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的高度历史自觉。 坚定历
2025纪检监察干部20xx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剖析材料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纪检监察干部20**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剖析材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纪检监察干部20**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剖析材料 按照以案促改工作第二阶段安排,近段时间以来,自己认真学习了省纪委印发的《关于以X违纪违法案例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认真学习了《监察法》等有关规章制度和中纪委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在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
秀才+ 关注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党政风PPT分享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
QQ客服
  • QQ:396653083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