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遴选每日考题5道(2024年12月19日)
1.2024年12月4日,“()——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非遗总数已达44项,居世界第一。
A.端午节
B.除夕
C.春节
D.中秋节
答案:C
解析: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非遗总数已达44项,居世界第一。
2.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可知,共建“一带一路”这一理论通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原理。
3.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坚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阻挡,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望不可阻挡。下列诗句与上述材料反映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蠹众则木折,隙大而墙坏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A
解析:
题干中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虽然前进的道路可能会遇到很多压力和挑战,但美好的期望一定会实现。
A项正确,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比喻绝境中的希望和转机,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哲理。
B项错误,意思是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缝隙大了,墙就要倒塌。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发质变。
C项错误,意思是每年花开都相似,看花的人却不相同。“花相似”体现了相对静止,“人不同”体现了绝对运动,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D项错误,意思是人间的春景,到了四月已经即将结束,可是山寺之中桃花却刚刚盛开。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些重大事件作为分水岭,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例如:()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B.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C.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五四运动改革开放开始
答案:C
解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5.(多选)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我国坚持扛牢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关于新型工业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
B.提高制造业比重是新型工业化关键所在
C.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
D.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是新型工业化前提条件和战略支撑
答案:ACD
解析:
A项正确,新型工业化根本动力在科技创新,真正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而实现新型工业化。
B项错误,新型工业化关键所在是以工业化结合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方面实现彼此交融。
C项正确,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
D项正确,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是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和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