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社区治理工作会议暨“双报到”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县深入推行“双报到”工作,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到社区开展报到服务工作,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各环节,有力有效促进各级各类优势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聚拢,为社区治理提供强大合力。
“点线面”结合,推进“双报到”责任落实。一是找准结对共建“切入点”。聚焦报到社区党组织实际需求,通过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上专题党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加深社区与包保单位之间联系。同时,要求在职党员每季度到联系社区或居住社区开展1次报到服务,党组织每年与社区党组织至少开展2次结对共建活动,帮助解决1个以上实际困难,促进“双报到”工作走深走实、落地见效。二是理清协商议事“连接线”。探索健全社区协商议事机制,以开展“双报到”工作为契机,深入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兼职委员作用,成立社区治理议事协商队伍,共同探讨解决社区治理痛难点问题,在文明创建、便民服务、社区治理等多领域合力攻坚、力求实效。三是拓宽工作结合“服务面”。探索建立“一会三单”服务机制,明确各社区“双报到”工作牵头单位,由牵头单位和报到社区定期组织各报到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研究“双报到”工作事宜,梳理单位“资源清单”、社区“需求清单”和单位党支部、党员“服务清单”,社区根据报到单位资源禀赋,报
务群众超过800余人次。
“三作用”发挥,推动“双报到”高质高效。一是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作用。积极推动各报到单位“一把手”带头到社区开展报到服务活动,深入报到社区开展主题宣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帮助解决“飞线”充电、物业管理、车辆乱停等一批居民关切问题,切实带头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二是发挥在职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引导在职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小区业主大会等,围绕个人行为、楼道卫生、邻里和谐、防止高空抛物等重点,共商共定居民公约,以身作则引导和培养居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三是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引领作用。鼓励离退休党员干部到居住社区开展报到服务,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联同在职报到党员组建含教育、医疗、司法等专业人才的党建活动载体,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有需求群众提供相关服务,推动离退休党员干部继续在基层治理一线发光发热。目前,共组建“音乐之家”、和事佬调解驿站等党建活动载体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