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有本书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持续畅销,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和广大青年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这就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贯穿书中的一条线索,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融入群众中确立了理想信念,在艰苦环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正如他自己所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我们党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关键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有崇高理想信念,有为理想信念而英勇献身的崇高追求。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矢志不渝坚守崇高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力量。
一、把握内在要求,坚守理想信念之本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在我们党10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正是因为永葆初心本色、筑牢信仰之基,才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正是因为坚定执着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才能跨过一道道沟坎,取得一个个胜利。
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大是大非问题,是事关一个政党,国家前途命运和兴衰成败的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重大问题。新时代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就是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做到政治信仰不变色、政治方向不偏移、政治立场不动摇。1927年初,蒋介石公开反共,残酷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是坚持真理继续革命,还是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作为黄埔军校学兵队少校队长的徐向前,在白色恐怖弥漫的严峻罐头,毅然决然选择了跟共产党走,并立下为共产主义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生誓言。心中有魂,脚下有根。党员只有信念坚定,才能有“定盘星”“主心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迷茫、不迷航。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自恃枪多势众,个人野心膨胀,公然向党要权,分裂党和红军,遭到了红军官兵的坚决反对,连警卫员都不跟他走。政治上忠贞不渝,思想上坚信不疑,就能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不被“糖衣炮弹”打垮。
风浪考验无所畏惧。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能使各级党员生死面前不畏惧、政治风浪面前不退缩、抵制错误敢亮剑。有了理想信念,心中就有人民,就有为人民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气概。1938年,东北抗联8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放弃渡河,主动吸引敌人火力,最后被围河边,集体沉江,壮烈牺牲。有了理想信念,就有是非曲直的标准,就能明辨是非、勇敢面对政治风浪。有了理想信念,就敢于亮剑、敢于发声,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潮、反动言论和消极现象作斗争。针对少数人歪曲历史、抹黑先烈、诋毁英雄,广大党员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党中央的决策指示统一思想、凝聚意志,旗帜鲜明予以批驳抵制,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
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新时代党员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骨头就硬,就能过好生死关。方志敏烈士,1935年率部北上抗日途中不幸被俘。蒋介石许以高官厚禄劝降,遭到严词拒绝。英勇就义前,他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党员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境界就高,就能过好名利关。名利问题是每名党员都会面临的现实问题,体现着党性修养和境界操守。长期以来,广大党员胸怀强国复兴之志默默奉献,舍弃功成名就而选择平凡坚守,不计个人得失投身国家建设,为民族复兴奉献了青春韶华,贡献了聪明才智,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涌现出许多可敬可佩的时代楷模,生动诠释了视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的崇高价值追求。党员有了坚定理想信念,党性就强,就能过好权力关。“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些权力,面临的诱惑很多,很容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才能正确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才能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防止和克服特权思想,不搞特殊化。
二、着力固本培元,补足理想信念之钙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培其心。”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修养培塑的结果。这就好比中医讲的人的本元之气,只有日积月累的滋养、周而复始的修为,才能使人精力旺盛、神清气爽。各级党员要做到信念坚定,就要在固本培元上下功夫,不断汲取精神营养,经常清扫思想污垢,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加强理论武装补钙壮骨。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一般来说,普通群众的理想信念,往往来源于对切身利益的认识,什么样的主义、哪种党派能为群众谋得利益,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而各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情层面,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武装的基础上。理论之根扎得越深,信仰之基就筑得越牢。列宁有一句名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邓小平南巡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无数事实表明,党的科学理论武装是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石,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不可能有信仰信念的坚定。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对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信赖。
严肃党内生活淬火锻造。党内生活是锻造理想信念的大熔炉。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起草古田会议决议中首次提出“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革命战争年代,即使行军打仗,党内生活也从没间断过。1941年,中央派董必武到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负责工作,有一次在月底伙食费结算时,账面上有六角钱对不上,他主动在机关大会上作了检查,并向党组织写了检讨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为全党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我们要大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修正信仰信念标尺,增强政治“三力”,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学习模范典型检视自省。一个典型就是一个标杆,一个模范就是一面旗帜。党的历史上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用生命谱写了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铸就了一心向党的绝对忠诚、坚如磐石的革命理想、不辱使命的强烈担当,是我党的不朽丰碑和精神名片,是构筑信仰灵魂、锻造干事本领、砥砺胆气勇气、提高品德境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经常学习提高、叩问灵魂、检视反思,掸去理想信念的灰尘,校正思想行为的偏差,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不断获取精神粮食和信仰力量,自觉传承共色基因,书写时代新风。
三、自觉笃志躬行,高扬理想信念之旗
理想信念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坚定理想信念,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关键是要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进入岗位,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坚定政治信念,固牢“四个自信”。讲政治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各级党员必备的第一素质。政治信念坚定,就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政治信念动摇,必然遭遇挫折失败。现在,各级党员对党有着朴素感情,对强国复兴有着较强认同,同时普遍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光荣传统的深入了解,缺乏艰苦环境和复杂斗争的历练,迫切需要强化政治引领。我们要从强国复兴的斗争实践中展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优势中汲取政治营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