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
应知应会知识100条(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方便学习,从公开资料中整理了党纪学习教育应知应会知识100条,供大家参考学习。
66.党内监督体系: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
67.党内监督的任务: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68.监督执纪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坚持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3)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4)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执纪者必先守纪。
69.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建立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70.“两准则”“四条例”:两准则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四条例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71.中央八项规定: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的规定;12月11日,中央正式印发《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下称《八项规定》)。12月12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这两个文件是中央政治局各位领导同志对自身提出的作风建设要求,统称为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区各部门自觉对表对标,普遍结合实际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意见。
72.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对八个方面内容作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并于2017年11月3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近五年来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作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更加切合工作实际,增强了指导性和操作性。实施细则还要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全党作出表率。党的十九大后,给地区各部门又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细化完善本地区本部门的相关规定。
73.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是指贯穿于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中的宗旨和要义。其基本要求是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主要途径是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主体责任,以抓“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出台后,各地区各部门自觉对表对标,结合实际情况,把握精神实质,普遍制定出台、细化完善了一系列贯彻落实的具体规定,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落细。
74.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75.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76.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77.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78.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79.“三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80.三个始终: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81.三个不动摇: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82.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83.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84.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85.“四项监督”:即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纪律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本形式,是对党的组织、党员、党的干部遵守党章和党的纪律、履行责任和义务情况进行的监督。监察监督是监察机关依法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推进公权力运行法治化,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严肃的责任追究机制,重在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派驻监督是纪委监委直接领导和授权的监督,重在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巡视监督是党内自身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重在利剑高悬、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深化改革、完善制度。
86.“四种形态”: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