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8篇)
目录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 2
2.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 8
3.“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内在奥秘的深刻揭示,揭示了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11
4.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 16
5.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22
6.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高质量发展规律 27
7.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32
8.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3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现了
性和强大生命力。正是在“两个大局”的高度上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景、去洞察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走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当代中国塑造和引领了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当今世界塑造和引领了天下为公、命运与共的时代精神,从而实现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规律和当今世界深刻变革历史趋势的坚实把握。
在原创“两个结合”中揭示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表明,“两个结合”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入总结,也是对中国道路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提出,为我们党打开了理论创新的空间、拓宽了理论创新的路径、激发了理论创新的活力、彰显了理论创新的文化主体性,不仅在“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宝”的意义上表征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的认识新高度,表征了我们党在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上的精神新高度,表征了我们党在自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文化创新上的实践新高度,也从思想解放层面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展现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的理论逻辑。
在解答时代课题中升华实践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宗旨立场是理论创新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人民至上确立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最高价值尺度,既坚持以人民至上为根据和标准去洞察时代大势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又坚持以人民至上为思维和方法去具体回应和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造性地凝练并升华了我们党具有更强价值自觉和更高时代站位的实践智慧,为我们党能够深刻回应和回答时代课题提供了最为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价值逻辑。
在推进“两个创造”中彰显天下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是人类历史性的创造,历史是人类创造性的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历史性贡献;既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线性现代化观和文明等级论,又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具有深远世界历史意义的辉煌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创造”的实践特质、世界意义与文明气度的深刻阐发,讲清楚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实践精粹、文化精华和天下情怀,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历史逻辑。
在塑造看家本领中凝练“活的灵魂”
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认识和实践的社会条件和时代性,坚持用世界和世界的发展变化来观察世界、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正确把握、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鲜明特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六个必须坚持”作出概括阐述,不仅创造性地凝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统一起来的鲜明理论品格和实践特质;而且深刻展现了我们党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我们党提供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看家本领”,也为我们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活的灵魂”。
开放是思想之舟,创新是理论之魂。一个理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既决定于理论满足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需要的程度,也决定于理论在满足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需要的同时展现了什么样的内涵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在回应时代、引领时代、传承文明、塑造文明的同时,又从引领时代精神、揭示必由之路、升华实践智慧、彰显天下情怀和塑造看家本领等方面,建构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为坚实而深刻的内涵逻辑,从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坚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为解决当今世界问题和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具有基础性的科学方法和观念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深切地领会和实践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就是要在深入把握这一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原创性贡献、历史性贡献和世界性贡献的同时,深刻领悟其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所展现出来的具有时代高度的主体自信、理论思维、实践智慧、世界意义和思维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学深悟透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
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深入系统阐述,这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光辉文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只有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才能体会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历史逻辑,才能更加笃定地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