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政府工作报告汇编(30篇)
目录
1.
2024年班玛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班玛发展进程中极为艰难、极具挑战,又极其出彩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在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标准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对标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亿元,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班玛县GDP在全省45个县中增速达到年度目标,排名全省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2亿元,同比增长10.12%,位列全州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53万元,同比增长13.2%,位列全州第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45元,同比增长7.6%,位列全州第一;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51元,同比增长7.2%;位列全州第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4元,同比增长7.8%,位列全州第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36万元,同比下降5.23%,下降项为非税收入中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2022年处置废弃砂石料收入387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66亿元,同比增长19.6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守青山、护绿水,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积极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制定县乡村三级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划定“三区三线”,构建开发与保护新格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军沟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玛可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退化草地补播、草原鼠害防控等生态保护建设工程项目稳步实施。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累计投资6595.2万元,完成人工造林1.2万亩,高标准造林0.1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0.7万亩,退化草地补播4万亩,黑土坡治理1.5万亩。污染防治有力有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河湖“清四乱”行动扎实开展,历史遗留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有序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投资3200万元实施“煤改电”工程,投资8775万元实施清洁能源供热项目,实现“八乡一镇”清洁能源全覆盖。投资4082万元实施玛可河段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投资2060万元,完成莫巴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植被恢复项目,有效改善了县域居民饮用水源水质。大气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良好,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我县列入的1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和2个省控考核断面水质总体符合要求,2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良好。生态执法扎实有效。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和巡查检查工作,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40余次,检查企业95家次,下发各类整改通知书30份,立案6件。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后半篇文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体检”等反馈57项问题,已整改完成56项。加大生态环保领域政策法规宣传,干部群众环保意识、生态理念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抓巩固、促衔接,乡村振兴展开新画卷。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所有扶贫项目资产实现确权管理,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下达衔接资金1.7亿元,安排项目56项,产业项目30个。认定帮扶车间11家,落实帮扶资金260万元,解决就业240人。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累计识别监测对象227户763人,监测纳入率为9%。消除风险64户314人,正在帮扶163户449人,每户平均帮扶措施达3种以上,“一码通”申报办结率达100%,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大易地搬迁后扶力度,2045人实现就业,确保了有劳动力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目标任务。全县7个集中安置区教育、医疗、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健全。深化东西部协作,与钟楼区签订苏青协作结对帮扶重点工作备忘录,下达东西部协作资金2800万元,安排项目7项。投资22万元建成乡村振兴“八大行动”数字指挥平台,协调八个专项工作组高效运用全省数字指挥平台,有力支撑了脱贫成果的巩固提升。乡村活力不断激发。制定《2023年班玛县百名干部下乡开展“一讲两稳三促”活动实施方案》,抽调166名骨干,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78件。全面深化乡村治理,结合陈刚书记平安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积极探索“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成功搭建班玛县智慧城市暨数字乡村平台。积极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管理制度,在达卡乡兰青村、多贡麻乡多贡麻村、灯塔乡仁青岗村开展“积分超市”试点工作。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美丽乡村更加充满热度、富有朝气。问题整改全部完成。深刻领会省委“一书一单一承诺”工作要求和省委省政府“1+5”政策措施,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和问题推进计划,坚持落实“周调度、旬通报、月督查”工作机制,在问题整改和机制建设上双向发力,所有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一年来,我们调结构、聚集群,产业发展奏响新乐章。绿色农牧提质增效。持续推动高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把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不断加大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持力度。6个乡镇19个村成功获得牦牛养殖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认证天然草原面积471.13万亩,牦牛3.41万头,肉产量5121.3吨。“班玛羊肚菌”“班玛黑青稞”获得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证书。续建的4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产业化项目全部完工。投资5237.75万元实施班玛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牲畜种群改良采购等14个项目。投资200万元建成智慧牧草工厂,可日产鲜草1吨,调运储备饲草料1337吨。年末全县存栏各类牲畜11.44万头。完成牲畜出栏4.29万头,出栏率35.8%,同比增长0.38%;牛奶产量5489吨,同比增长3.89%;肉产量4308吨,同比增长2%。投资61.47万元从西藏山南市引进黑青稞良种45吨,从海南州引进油菜种子4.8吨。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75亩,同比增长2.69%,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4603亩,总产量613.2吨,同比增长0.93%,种植蔬菜134.5亩,总产量106.57吨,与上年持平。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治理和乱占耕地清查整治扎实有效,粮食种植面积、产量保持稳定。特色产业稳健壮大。聚焦“种养游”产业发展布局,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依托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培育壮大藏雪茶、黑青稞、羊肚菌、林麝、马鹿、梅花鹿、藏香鸡等一批特色产业,创新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衍生新产品,以特色化、差异化、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助推产业发展走向企业化、规模化。累计投入衔接资金5.4亿余元,建设产业项目134个,累计产生收益5520余万元。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聚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深化文旅融合。全力举办班玛县“大美青海·三色班玛”生态文化旅游季,推出10期专题旅游宣传短视频,不断提升班玛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对现有6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文物点矢量数据图测绘,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积极申报白扎寺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结合旅游+非遗的发展思路,班玛黑陶、班玛马尾钉线绣手提包等文创产品有效提升了产业经济效益。班玛传统木雕、班玛银器加工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全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文化视角,打造文化品牌,圆满完成沪果两地文化交流暨歌舞诗《相逢盛世 相约班玛》文艺汇演。红军沟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平安景区,仁青岗村拟列入2023年乡村振兴旅游试点村名单,亚尔堂乡王柔村被命名为“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夜市经济,体现“班玛烟火气、莲花市井味”,班玛莲花步行街被认定为全省特色步行街。全县共接待游客9.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64.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