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党课讲稿:增进思想认同 把握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
党的创新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应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学思践悟中主动担当作为。把对看家本领的学习领悟,转化为看待问题的宏阔视野、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思虑未来的长远眼光、解决问题的高超本领,笃信笃行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今天,为年轻党员干部上一堂专题党课,重点围绕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
魂,不断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才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韧劲,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迎难而上,沉着应对,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把准团结奋斗的正确方向,不断增强以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的志气、骨气、底气,才能把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汇聚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不断开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局面。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二)理解创新理论的前提是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四个认同”。增进政治认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是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认同,其主要表现是对人民立场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坚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进思想认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认同是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重大意义的认同,其主要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崇高信仰,认同这一思想指导下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认同关乎意识形态的稳固、关乎党员同志的信念,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正确认知和思想定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坚持思想定力,对意识形态领域中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与错误思潮划清界限,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以奋勇拼搏、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增进理论认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认同是指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特质和精神实质,主要就是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认同,对这一思想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的认同。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一以贯之的主题,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更不会有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增进情感认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是指从情感深处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主要是对“六个必须坚持”的认同。要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让中国人民自己解答中国问题、回答中国之问,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传播新思想、弘扬新理论,在面对各种矛盾问题和重大风险挑战时始终做到方向明确、头脑清醒、应对有方、行动有力。
(三)把握创新理论的关键是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理论,从来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忍不拔、风雨无阻朝着我们的目标奋勇前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体现到一言一行上,始终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研究解决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着眼点,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以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实践品格。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思想高度统一确保政治统一、行动统一。
二、推动思想转化,必须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适应事业发展需要,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马克思主义掌握得越牢靠,政治站位就越高,观察时势、谋划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就越主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是解决“本领恐慌”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理论武装。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真正体悟马克思主义大本大源。要以笃信笃行态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
(一)以党的创新理论改造主观世界,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让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就是要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要通过深入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在学习中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忠诚体现到不折不扣、求真务实、敢作善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要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