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作为改革前沿、发展一线,***的党员干部更要切实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坚定扛起重大政治任务、历史责任,起而行之、向实而行,争做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派、实干家,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下面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再讲五点意见:
一、要强化政治建设,以笃定之志谋改革
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政治上的要求,看一名干部首先要看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新一轮改革对干部政治素质考验更大、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政治上绝对靠得住、过得硬。一是牢记对党忠诚这个根本。政治过硬,核心在“忠诚”,忠诚既要真正发自内心、绝对纯粹,又要自觉践之于行,知行合一。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难度、广度、力度前所未有,取得的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也前所未有,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更在于全体党员干部的绝对忠诚。改革越是挺进深海,越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这个关键历史节点上,我们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践行“两个维护”,自觉对标看齐,时刻紧跟追随,以排除万难的勇气和定力将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二是抓好理论学习这个法宝。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学好用好,把真理的伟力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本期培课程安排系统全面、切合实际,希望大家珍惜机会、严守纪律、深思细悟,把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总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三是提升政治能力这个关键。讲政治,既要有鲜明的政治态度,更要有坚强的政治能力。全会《决定》提出**个方面***项改革任务,涉及领域广、触及利益深、复杂程度高,驾驭复杂局面、推进改革落实,对领导干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须锤炼提升与改革重任相适应的政治能力,要以登高望远的站位、胸怀天下的格局,提高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本领,坚持一切改革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不断增强“政治三力”,确保在推进改革上始终头脑清醒、方向正确。
二、要敢于解放思想,以创新之举促改革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三个进一步解放”重要要求,解放思想是前提、是“总开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大力解放思想,摒弃僵化思维方式,摆脱路径依赖,用思想上的破冰引领改革破局,将改革向纵深推进。一是要有敏锐的改革意识。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老观念适应不了新形势,必须从原有的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从传统的路径依赖中摆脱出来,勇于换道、换招、换模式、换引擎,闯出一条符合现代化要求、跟上时代步伐的新路子。今年以来,国家持续强化跨周期、长周期、逆周期调节,陆续出台了“两新”、“两重”等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举措,关键要有敏锐的改革意识,找准落地转化的着力点、突破口,争取更多项目进盘子、更多资金“切蛋糕”、更多改革成试点,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二是要有大胆的创新魄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落实党中央重大改革部署,办法往往来自基层,比如河南首创的“4+2”工作法,创造性地实践了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再比如这些年组织工作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等,都是基层首创、逐步推广形成的,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要大胆去闯、变革图强,让改革创新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三是要有过硬的能力本领。改革能力不是天生的,要善于在改革中学会改革。要增强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强化终身学习的责任感,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干什么就学什么,持续提升发展产业、运作资本、运用互联网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克服“本领恐慌”。在实践锻炼中强筋壮骨,把项目建设、拼经济抓发展等大战大考当成检验政治品格的“试金石”、增长才干的“磨刀石”,在解决棘手问题中积累底气、培养胆识,在破解复杂难题中学习改革、实施改革、驾驭改革,练就“十八般武艺”,取得改革的“真经”。
三、要勇于担当作为,以攻坚之力善改革
新一轮改革蹚的是深水区最深处、啃的是硬骨头最硬处,迫切需要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担当斗争的铁肩膀,挑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千钧担。一要增强大局意识、敢于主动担当。改革不是单打独斗,要坚持系统思维,要树立起“一盘棋”的大局观,站在战略高度思考问题、谋划策略。要强化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气神,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对标中央和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以绣花功夫及时研究出台落实方案,完善项目化、清单化、闭环化抓落实机制,确保改革任务“一竿子插到底”、抓深抓细抓透。二要发扬斗争精神,善于攻坚克难。面对艰巨的改革任务,我们要昂扬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的胆气,敢于向改革“深水区”更深处挺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往直前、一往无前,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强化理清“旧账”、不留“新账”的担当,直面历史遗留问题,破解新的“成长烦恼”,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拿出辨误区、探盲区、排雷区的智慧,在化解政府债务、拓宽资金来源、推进征迁安置等事关发展稳定的过程中攻城拔寨、破解难题。三要坚持锐意进取,直面风险挑战。敢于担当要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和平时期所谓“险”,无非是改革创新过程中“吃螃蟹、涉险滩、破藩篱”的风险,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趟出新路子,干出新事业。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大胆探索、果断决策,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带头人。
四、要站稳群众立场,以务实之风抓改革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回顾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历程,一项项改革成果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人民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最容易发现问题、最有解决问题的经验,也最能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改革就是抓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鼓励和支持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以雷厉风行的姿态狠抓改革落实。从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难点中,找准重大政策与具体工作的结合点,摸清政策的落脚点、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要坚持问需于民、改革为民。要带着感情“走”进群众,从基层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坚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在困难多、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设身处地倾听群众的难处和呼声,弄清楚问题在哪儿、具体表现是什么,不断把基层一线的“富矿”变成科学决策的“金矿”。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精准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增强改革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推动改革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三要真正脚踏实地、干在当下。要善于在操作层面深度研究工作,把政策措施往操作层面“深一层”,变“规划图”为“施工图”,合理安排好改革的主次关系、先后顺序和推进节奏。围绕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等方面找准“小切口”,提出适合**发展实际的具体举措,突出重点改革领域,把履职尽责转化为实际行动,心无旁骛抓发展,脚踏实地抓落实,真正把可感可及的改革实绩写到人民的心坎里、写在群众的笑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