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日报/2024 年/11 月/21 日/第 001 版
奋力激发大河之东文旅强劲动能
——我市“ 137” 文旅发展战略解读
本报记者 游映霞
“ 137” 文旅发展战略
1:坚持一个目标
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3:聚焦三大核心引领
打造“ 关公、盐湖” 双龙头景区,加快推进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创建 5A 级景区和运城盐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实施文旅融合“ 双十” 工程,每年谋划实施文旅领域十大开工建设项目和十大竣工投产项目;培育“ 双百” 市场主体,在全市建成 100 家 A 级旅游景区、100佳优秀文旅市场主体。
7:实行“ 七化” 工作机制
坚持体系化统筹,深化全域旅游格局;狠抓项目化推进,壮大文旅市场主体;坚持标准化打造,加强文旅行业规范;推进智慧化提升,发展数字文旅经济;实施主题化引流,塑造城市文旅品牌;加强网络化宣传,扩大运城文旅影响;坚持精细化服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今年以来,我市文旅表现亮眼,文旅 IP 频频“ 出圈”,数据持续“ 飘红”,热度迅速“ 蔓延”。“ 五一”“ 十一” 假期旅游热度持续走高, 旅游市场火爆, 运城文旅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水上列车”“ 盐湖 006 号灯杆”“ 东湖早市” 等持续引发关注,景点人潮涌动,亮点活动吸睛,各类演出座无虚席,各级媒体纷纷报道。文旅市场强劲开局,辐射范围扩至晋陕豫乃至全国,旅游人次呈指数级增长。
文旅工作成效显著,文旅成绩鼓舞人心。我市乘势而上,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奋勇争先,砥砺前行,确立文旅产业发展的新目标,绘制文旅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制定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愿景。
11 月 13 日,我市召开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推进会,发布“ 137” 文旅发展战略,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力突破,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跨越发展,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盘活文旅资源——
厚植文旅融合新优势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底气何在?
我市文旅资源得天独厚。作为黄河流域核心腹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润泽、汾河蜿蜒、中条山绵延、七彩盐湖绚丽多姿,共同塑造了我市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禀赋。自然风景独好,四季游玩皆宜,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融,为文旅融合筑牢了根基。
有优势就有潜力,有潜力就有前景。围绕“ 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 目标,我市依托文旅资源禀赋,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深挖盐文化、关公文化、根祖文化等传统文化精髓,构建现代文旅产业框架,从而迎来了文旅产业发展大契机。
文旅产业集聚发展、渐成规模。我市产业基础多元,培育出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运城盐湖旅游度假区等核心景区,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河东成语典故园、盐湖生态湿地公园、夏县天沐温泉水疗中心、垣曲左家湾康养示范基地等项目先后运营,丰富了运城文旅新业态与新场景。河东书房、河东驿站、楹联艺术示范村等文旅体验新空间相继开放。截至 10 月底,
第 1 页 共 4 页
全市 45 家 A 级景区和岚山根· 运城印象累计接待人数 1691.3 万人次,同比增长 34.1%;累计门票收入 1.4 亿元,同比增长 50.5%;累计经营收入 2.9 亿元,同比增长 31.4%,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 文旅+” 创新模式为引领,我市促进文化、生态、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岚山根· 运城印象夜间旅游休闲街区,满足游客从观光向休闲体验游的多层次需求。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旅游体系持续完善。各县(市、区)乡村特色农家乐、民俗体验等新型业态蓬勃发展,河津西磑村、万荣平原村、闻喜裴柏村、新绛光村、垣曲岭回村 5 个村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西侯度、后土祠、西阴村、永乐宫等古中国研学旅行基地推出“ 翻开河东见中国” 研学系列产品,为文旅产业繁荣注入新活力。《梦境· 西厢记》《宋韵· 南风歌》等旅游演艺更加多元。数字技术为文旅产业赋能,引导支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在文旅领域深度融合应用,全力打造运城智慧旅游云平台,构建 3A 级以上景区智慧旅游网络系统。河东数字文旅体验中心开发基于 VR、AR、MR 的沉浸式数字文旅产品。运城盐湖景区低空数字文旅示范项目为游客提供无接触式鸟瞰直播、智能讲解等前沿服务。关公动漫文化产业项目让现代数字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大放异彩。
服务质量显著改善,满足游客需求。陆续发布《运城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联动工作机制》《运城市旅行社地接奖励办法》以及《运城市导游队伍培养奖励办法》等,旨在激发市场参与主体的活力。致力于打造“ 好吃运城” 品牌,加强旅游餐饮的标准化管理,打造具有特色的餐饮街区,并培育特色小吃街、休闲夜市等餐饮体系。同时,积极促进住宿业态的多样化发展,全面构建覆盖全域的旅游交通网络,为游客提供便捷且高质量的服务。
深入贯彻文旅理念,拓展品牌影响。精心举办民俗文化旅游年、美丽乡村百花节、关公文化旅游节等地方特色精品节庆活动,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同时,依托“ 短视频+文旅” 创新宣传模式,打响“ 国宝第一市 天下好运城” 文旅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形成强大品牌效应。
前一阶段的成就为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构建全域旅游体系夯实了基础。围绕“ 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 目标,我市提出新的文旅规划战略目标,叫响“ 国宝第一市 天下好运城” 文旅品牌,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业提速、提质、提效。
激活新动能——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我市在培育壮大文旅产业方面,应如何积极作为?
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转型发展工作决策部署,精心定制“ 137” 文旅发展战略,发挥重点优势,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产业布局。“ 137” 文旅发展战略的实施,让运城文化旅游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137” 文旅发展战略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市文旅系统的行动指南。
“ 1” 是一个目标: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 3” 为三大核心引领:坚持以双龙头景区、文旅融合“ 双十” 工程、“ 双百” 市场主体为引领,培育运城文旅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硬支撑”。打造“ 关公、盐湖” 双龙头景区,加快推进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创建 5A 级景区和运城盐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实施文旅融合“ 双十”工程,每年谋划实施文旅领域十大开工建设项目和十大竣工投产项目;培育“ 双百” 市场主体,在全市建成 100 家 A 级旅游景区、100 佳优秀文旅市场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