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5篇)
目录
1.“实”“细”“深”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2
2.校地携手念好“三字诀”共迎社区治理“新篇章” 3
3.“三联”共融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6
4.党建引领为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9
5.巧用“加减乘除”打通“神经末梢” 11
文明新风倡导、困难帮扶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调动支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校地携手念好“三字诀”共迎社区治理“新篇章”
高校与基层党组织如何实现共建?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基层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社区如何利用高校资源更好服务群众?去年以来,榆次区新建街道迎宾西社区不断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以驻地高校和地方发展双向赋能、双向服务、合作共赢为核心,以打通校地合作需求端、资源端,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站为目标,以“三字诀”工作法为抓手,更好释放共建共治共享活力,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敢”字为先,构建校地融合“新平台”。去年以来,迎宾西社区积极与xx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等学校联系,充分整合社区资源,为大学生搭建志愿服务项目“新平台”,让学生党员和社区党员“传党声颂精神”,让青年志愿者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用实践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用爱心送去温暖和关怀,正确引导校地融合走深走实,共建文明社区。
“需”字为本,增添社区服务“新活力”。社区以本辖区为试点开展校地联动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居民需求发布志愿任务,吸引大学生志愿者在周末或课余时间加入。截至目前,xx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任务共计x次,服务群众xxx人次,在社区人口普查、环境整治、文明行为宣传、消防宣传等社区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学生志愿者们发挥优势,用智慧赋能社区,例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通过入户充分了解社区实际,利用所学电子计算机技能帮助社区人员更快更有效地筛查人口数据,为普查工作添砖加瓦。
“联”字助力,打造精准赋能“新模式”。社区和学校联合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站”推进专班,加强统筹协调、靠前指导,做到“每月一对接、每季度一碰头”,打造“学校+社区”联动机制,共同聚焦社区需求、聚焦专业特色,采取“订单式”精准培训,对社区实践进行项目化打造,发挥学院专业优势,探索各具特色的校地合作项目,打造“一社一品”特色服务。今年以来,校地双方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在社区开展了“点亮生活”“小小足球我来学”“消防安全宣传”等多项主题活动。活动中,有的为辖区宝妈讲授音视频剪辑小技巧,提升女性就业技能;有的教授小朋友足球技术,受到了小区宝妈们的一致好评。其中,轩宇小朋友的妈妈就表示,大学生亲和的面容更容易让小朋友们对足球产生兴趣,希望社区多多开展类似的活动。
同时,xx社区聚焦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社区规划等热点难点问题,结合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依托学校资源和共建单位力量,形成“一项目一方案”,进一步加快了大学生实践站的落成。
基层社区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xx社区将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站的建设,促进和学院深度合作,不断探索特点鲜明的“学校+社区”共建模式,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社会基层,参与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
“三联”共融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x月xx日一早,居民xxx阿姨来到社区合唱教室,与同伴一起练习气息,学习合唱技巧。
党群联心、校社联动、企社联盟,xx街xx大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运用辖区优质资源,引导党员群众、驻地单位、公益组织等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从小处着手、细处发力,积极构建全新的关爱模式,共同缔造活力满满和谐温馨的社区。
党群联心睦邻同行
社区党委将“党建引领、邻里守望、居民参与、家园共建”的理念融入小区治理中,积极引导党员群众亮身份、选岗位、做服务。
这几天,独居老人x老师出院回家后,一日三餐和家务琐事全由包联党员x老师负责。每天,x老师从校区食堂打好饭,送到智老师家,关照老邻居的日常起居。这便是社区根据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和党员专长,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开展帮办代办服务的一个缩影。
同时,社区着力构建邻里互助圈,以公益组织“山西省裴氏家风文化研究会”为平台,大力营造睦邻文化、孝老文化氛围,通过居民公约、最美家庭和身边好人评选等宣传,积淀浓浓的文明新风。如今,党群一心、邻里同心、携手互助的睦邻文化已蔚然成风。
校社联动互融共建
为充分用好辖区优质资源,xx社区持续深化“校社联动”社区治理品牌,先后与xx大学离退休干部处、科技园、物电学院、政管学院等分别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共同探索高校社区共建新模式、新方法、新举措。
社区聚焦“银发”需求,链接xx离退休干部处老年大学,积极搭建“银龄乐学”微课堂,开设摄影、书法、舞蹈等9门特色兴趣课,让老年人学有所乐,尽享夕阳无限好。
结合各学院专业特长,成立了大学生特色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家电维修、文化活动、智慧助老、环保清洁等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实践活动搭建广阔平台,把青年力量注入小区治理,进一步推动校社联动,实现合作共赢。
企社联盟便民惠民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xx社区强化党建引领,探索“党建+企业”模式,营造社企共建共融氛围,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先后引入“中医周周见”“集市季季搞”“居家养老进社区”“心理咨询随时联”“社区食堂美味蕾”“零星小铺乐开怀”等服务业态,惠及居民生活、健康、养老等各方面,竭力打造更为完整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感受日常小美好,持续激发“社区服务合伙人”的共驻共建力量。
xx社区将以全国完整社区建设为契机,统筹谋划、协同联动,链接社区服务体系,“圈”住浓浓邻里情,“圈”出满满烟火气,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为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近年来,xx市xx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头雁”引领作用,聚焦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分类研判、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全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让农村经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农”,助力集体经济提质增效。xx街道深入挖掘、利用各类文化资源,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探索创新、重点发力,先后举办xx文化周、“xx”xx文化节等活动,不断加大发展乡村旅游与农业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活力强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