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洁文化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主题座谈会工作汇报发言材料汇编
1.以廉洁文化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3
2.坚持激浊和扬清并举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6
3.关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基本路径的研究 8
4.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做深做实“政治体检” 10
5.为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11
6.构建新机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15
7.突出统计特色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涵养风清气正的机关政治生态 16
8.严守纪律规矩涵养x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1
以廉洁文化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这些重要论述为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筑牢廉洁奉公文化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涵养党内良好的政治文化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党的自我革命”这一重大命题,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的基础和保障。
纵览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史,自我革命始终贯穿其中。各种风险挑战说到底都是对党长期执政的考验,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只能强化不能弱化。因此,必须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这不仅是党员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所在。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就必须着眼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更加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注重锤炼党性修养,更加严格纪律规矩,更加重视家风家教建设,在党内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生动局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始终抓好作风建设站稳人民至上立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显著特点。回溯百余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一路发展壮大的背后,加强作风建设这条红线,犹如一条有力的脉络,鲜明地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才能风雨无阻、高歌行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赢得民心。
三、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发展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基础,对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对党内政治生态的涵养作用,以理想、信念、价值等文化的力量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标向治本迈进,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深深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沃土,广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其历史源头可追溯至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主题鲜明地展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离不开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崇高精神境界,为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导向。第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离不开淬炼于革命文化而形成的廉洁思想。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吸收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养料,借助革命文化发展的光辉历程与熔铸其中的奋斗精神,锤炼出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实践指南。第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离不开成长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形成的廉洁思想。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依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厚滋养,培育出一方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沃土。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最朴素的追求,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最持久的力量。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党内政治文化蓬勃向上的驱动力。廉洁文化是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支撑。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助于从根源上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在全社会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实现社会清朗。
坚持激浊和扬清并举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要求“坚持激浊和扬清并举”“、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激浊扬清,就是要祛除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这一抑一扬之间,彰显了党中央对党内政治生态重要性的清醒认识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坚定决心。
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这其中,充满着各种优劣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博弈。哪种因素更强、更占优势,它就更能决定政治生态的现状和走向。清正之风盛行,歪风邪气自然没有市场,蝇营狗苟、违法乱纪滋生的土壤必然贫瘠匮乏。因此,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坚持激浊和扬清并举,最大限度地削减负能量、弘扬正能量,以最有效的手段净化政治环境、涵养政治生态。
一、激浊要出重拳,铲除“污染源”
污浊政治生态里的各种不良因素之所以反复发作,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没有除根、留有隐患,要想彻底铲除必须下猛药、出重拳,打好攻坚战、持久战,确保刀落瘤掉、药到病除。
一是保持高压态势。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看牢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紧盯新型腐败、隐性腐败,宁可抓得严一点、把笼子扎得紧一点,也不能留下“钻空子”“、打擦边球”的空间。
二是要严明纪律规矩。对违法违纪、破坏制度规矩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坚决严肃查处,决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真正使纪律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三是注重抓早抓小。盯紧瞄准潜滋暗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坚决防止观望拖延,杜绝问题由小变大、由易变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