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调研报告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税收入的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的管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相继出台了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多项政策规定。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年度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坚持依法征收、规范执收、应收尽收的工作原则,全力抓好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
一、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现状
(一)采用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征收方式。
我县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通过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以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对非税收入收缴进行了规范。
直接缴库是指执收单位征收或者收取非税收入时,通过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向缴款人开具《XX省非税收入收款收据(银行代收)》,由缴款人持非税收入票据将相关款项按规定缴入国库。集中汇缴是指执收单位征收或者收取非税收入时,通过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向缴款人开具《XX省非税收入收款收据(单位执收)》并直接收取款项,按规定汇总并填制《XX省非税收入收款收据(银行代收)》,将所收款项集中缴入财政部门规定账户。
目前的非税收入收缴方式,取消了执收单位收入过渡性账户,重新开设财政汇缴专户,实行零余额管理,采取直接缴库或集中汇缴方式,规范了非税收入的收缴行为。
(二)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
非税收入收缴分离制度是指执收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收取非税收入时,仅向缴款人开具缴款凭证,不直接收款,由缴款人到开户银行缴款,代收银行收款后将所收资金按规定分别缴入金库或财政专户的制度,具体要求是“执收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部门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非税收入全部属于财政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规定。执收单位负责将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实行直接缴库的非税收入项目在执收单位开具《XX省非税收入收款收据(银行代收)》后于14日内完成银行缴款确认,实行集中汇缴的非税收入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5日进行资金汇缴,各级执收单位要及时与财政部门、代理银行定期核对收入收缴情况,做到应收尽收,不得擅自缓征、减征、免征非税收入,严禁以任何形式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或者私分非税收入,严禁将非税收入转移到本单位工会、食堂等账户。
二、我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征收项目公开透明。
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及时向社会公示《XX县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XX县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和《XX县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公开非税收入项目及其执收依据、范围、标准、时间等,目录外的其他未列入的收费项目一律以财政部、省、市级目录清单为准,凡未列入全国、省、市、县级目录清单的,各执收单位均不得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
(二)全面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
严格按照新《预算法》、《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XX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非税收入收支管理规定,全面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严格预算管理,全力组织政府非税收入,确保政府非税收入依法征收、规范执收、应收尽收。
(三)加强日常监管。
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执行收(罚)缴分离,杜绝违规开设非税收入过渡性账户,督促执收单位及时、足额将非税收入缴入非税收入汇缴专户或依照有关规定直接缴入国库。严查坐支、截留、挪用、转移、私分等违法行为,按照规定及时办理非税收入的结算、分成、划解、退付等事项。贯彻执行好国家、省、市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取消、降低、减免及归并等系列政策,严格清单收费,强化常规征收管理,建立非税收入收缴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收入动态,做好收缴情况分析。
三、我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执收单位征收积极性不高。
我县非税收入自XX年出台相关的实施管理办法以来,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要求,XX年出台了《XX县全面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实施意见》,XX年又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新的管理办法较之原来不同的是取消了非税收入返还款,将所有非税收入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征收成本计入年初部门预算,按照征收实施情况对执收单位拨付成本。此办法规范了以前单位之间收入分配不公的行为,但同时因取消返还,触动了部分单位的利益,执收单位征收积极性不高。
(二)执收单位缴库不及时。
由于各执收单位没有深刻意识到非税收入对于财政收入的重要性,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结算缴库,导致非税收入缴库不及时和财政资金滞留,延缓了非税收入结算缴库进度。
(三)执收单位上报不及时。
对于每月要求执收单位报送的月报表以及年度的非税收入情况统计表,各个执收单位不重视,报表迟报缓报,报表质量较差,使我们对非税收入情况的了解滞后,严重影响全县的汇总上报、情况分析和收入测算。同时,由于报表信息不够准确可靠,降低了信息的有效性,不利于及时了解非税收入的征收情况。
四、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执收单位对非税收入的认识。
提高执收单位对非税收入征管政策及业务要求的重视,纠正部分执收单位在认识上的偏差,改变其“谁收谁用,多收多用”的错误思想,改变“重支出,轻预算”的局面,提高征收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报表质量,增强报表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进一步强调非税收入的收(罚)缴分离以及“收支两条线”政策,确保非税收入依法依规应收尽收,并及时、足额入库。
(二)加强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和日常监管。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按照《预算法》及非税收入收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先预算后支出的原则,坚持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原则,强化非税收入预算约束和执行分析,确保政府非税收入依法征收、规范执收、应收尽收。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政策措施,注重日常监管。
(三)积极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处置和入库进度。
紧紧围绕年初下达的非税收入预算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存量资产部门,压实责任,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和资产处置收入的及时入库,努力完成年初确定的非税收入征收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