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党课: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同志们:
党的XX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任务。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XX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现代化,它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脱胎于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更凝铸于我们党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下继续执政、长期执政的历史选择中。
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向引领。在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轮番登台进行革命和改革的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唯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找到了正确方向,中国社会才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迈上新征程,困难与挑战并存,风险和机遇相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愈加繁重,国内国际局势愈加复杂,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辨明方向、认清形势,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和丰富了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是共产党人面对风险挑战的精神之钙,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之力,也是我们在新征程上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奋斗的精神之源。
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力量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并非一片坦途,新形势下,社会主体多元、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如果没有党坚强有力的领导,社会只会是一盘散沙,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必然只会沦为空谈。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才会显著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全党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现代化的要求贯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十九届六中全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到党的XX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内在要求以党的领导方式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远大目标。
从现代化的实现主体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多元参与的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决定了必须有坚强有力的核心才能有效凝聚多元主体。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建设质量,就能够在最大范围引领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能够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广泛汇聚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方面力量;就能够更深层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广泛团结、凝聚、引领各类社会主体力量,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从现代化的具体内容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包含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方方面面,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领导,决定各方面建设质量的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质量。只有党的执政能力有效提高,社会各子系统才能有序运作,从这一意义来说,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要始终把党的政治能力现代化水平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主线,牢牢把握大党之难“难”在哪,大党之治该何“治”,切实突破党的执政能力水平提升的重点、难点、堵点,系统推进,久久为功。
从现代化的实现方式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在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环境下,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扑朔迷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更加稳定的内核和更为强大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党对形势与自身任务的定位能力,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调整社会关系、稳定社会局面的能力,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应对外部干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必须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中来统筹把握、一体推进。
三、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
党的XX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第一条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本质要求,始终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为主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坚持思想淬炼,实现自我净化。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强源自理论上的清醒、思想上的坚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远大目标,就不能忘记我们从哪里来,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感悟初心使命。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相结合,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重要意义,原原本本学、联系历史学、结合实际学,从学习中领悟党的非凡成就和伟大使命。内化自身信仰。通过科学理论武装,把党的初心使命中蕴含的真挚感情、真诚信仰、真实信念转化为思想上的绝对认同、政治上的绝对忠诚、行动上的绝对一致,转化为爱党、护党、兴党、强党的自觉行动。主动宣传培育。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