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深入学习新中国史,科学认识和把握它的主题和主线——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修课。前 言
目录
第一章以史鉴今 不畏将来
以史鉴今 不畏将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完成了从世界体系边缘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华丽转身。 7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章国之发展 披荆斩棘
国之发展 披荆斩棘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们伟大的祖国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过渡时期(1949——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渡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一)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 (二)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时期。01
国之发展 披荆斩棘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班子对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摸索道路,期间比较著名的有大跃进等一系列运动。02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一场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03
国之发展 披荆斩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之后,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04
第三章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通过回顾抗美援朝、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两弹一星研发、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服役等重大事件,是建国后30年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不可否认的基础。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摸索中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的促进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为中国人民“富起来”奠定基础。这一时期,中美建交、建立经济特区、创建希望工程、举办第十届亚运会、香港回归、98年抗洪救灾、澳门回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抗击非典、首次载人航天、汶川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彰显中国国力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充分认证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使用;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7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2020年,自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互助,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同时,中国不仅仅是中国之中国,而是世界之中国,并指导支援世界各国,彰显国之大气。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 2022年,中国继续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稳步前行。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后的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会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强调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 2023年,中国继续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这一年,中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旨在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环境保护,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学好新中国史,从中汲取丰富滋养,厚植发展基础,能为妥善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不断注入历史智慧,增添精神动力。结 语
新中国史
配套讲稿: 新中国史 【1949-2024】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题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深入学习新中国史,科学认识和把握它的主题和主线——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修课。 以史鉴今 不畏将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完成了从世界体系边缘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华丽转身。7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国之发展 披荆斩棘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们伟大的祖国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01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渡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一)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 (二)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时期。 02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 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班子对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摸索道路,期间比较著名的有大跃进等一系列运动。 03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一场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0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 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之后,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摸索中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站起来”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通过回顾抗美援朝、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两弹一星研发、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服役等重大事件,是建国后30年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不可否认的基础。 “富起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的促进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为中国人民“富起来”奠定基础。这一时期,中美建交、建立经济特区、创建希望工程、举办第十届亚运会、香港回归、98年抗洪救灾、澳门回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抗击非典、首次载人航天、汶川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彰显中国国力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充分认证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强起来”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使用;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7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2020年,自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互助,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同时,中国不仅仅是中国之中国,而是世界之中国,并指导支援世界各国,彰显国之大气。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 2022年,中国继续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稳步前行。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后的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会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强调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 2023年,中国继续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这一年,中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旨在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环境保护,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学好新中国史,从中汲取丰富滋养,厚植发展基础,能为妥善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不断注入历史智慧,增添精神动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温馨提示:文档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机器自动转码和压缩,转码过程中可能产生错别字,完整内容以原文为准!
声明:党课学习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