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情况汇报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包括“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要求“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对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殷切期盼。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整合资源力量、健全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等多项举措,全面推进“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模式,着力构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方位激活社会治理内生动力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领导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我区深入实施“深根工程”,紧扣“一统五强六先锋”(即:以加强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基本组织强功能,聚焦基本队伍强素质,聚焦基本活动强质量,聚焦基本制度强效能,聚焦基本保障强标准;农村基层党组织争当乡村振兴先锋,城市基层党组织争当和谐善治先锋,两新领域党组织争当融合赋能先锋,机关部门党组织争当效能提升先锋,事业单位党组织争当民生服务先锋,国有企业党组织争当红色领航先锋),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将基层组织力转换为社会治理的强劲动能。
模式,健全“红网格”力量配备、规范运行、工作成效一体化评估机制。
(三)服务下沉,站稳为民解忧落脚点。坚持“建管用”相结合,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优化提升服务群众功能,做到“小办公、大服务”,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区域资源开发的发展平台。在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四敢争先、一线建功”活动,聚焦民生、治理、改革等12类64项重点课题,推动主管部门揭榜领题、党员干部合力攻坚。深化“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建设“新兴家园”“好通驿站”等百佳服务阵地,构建“蜂享汇”红色服务圈,建立“统一活动日”制度,68名部门单位“一把手”和4700多名在职党员常态化进社区、进网格,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32个,汇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二、强化科技支撑,立体化注入社会治理先进“智力”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面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人际社会关系愈发复杂,社会治理体系越来越需要通过智慧化科技手段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我区以“智慧大脑”建设为主攻方向,在电子政务外网、公安内部专网同步部署技防“智慧大脑”,全面推动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为区域社会治理、智慧城市管理、平安**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一)织密扎牢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存量升级、新增智能的建设要求,统筹“人、车、码、端”多维采集体系建设,优化完善以市县圈层、智慧单元、管控阵地、人员落脚点为主线的感知采集网络,对标“点线面相衔接、水陆空相策应”的更高标准,构筑环**、环城区、环乡镇三道“防控圈”。截至目前,全区自建一类视频14823路,其中结构化相机1452个、人脸抓拍630个、卡口电子警察2812套、鹰眼10套、高空瞭望20套,全域感知设备覆盖率达到每平方公里70.6台,总在线率达98%。在持续抓好公共安全监控视觉感知体系建设的同时,全面落实“双体系”建设要求,打造“以视频监控感知为主干、以社会物联感知为叶脉”的智慧技防“双体系”,全区目前布建网络围栏采集嗅探1200多个、电子围栏采集设备24个、ETC采集设备148个。
(二)加强数据综合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视图智能解析技术,建设集成化、标准化、档案化视图数据解析中心,构建强大算力解析资源池,探索算法解耦、多场景算法仓技术运用,实现不同类型的前后端智能算法资源统一管理、任务统一调度。如区融数警务实战平台利用视图数据、人像数据、车档数据、码征数据等具有时空特性的感知数据和警务数据,搭建时空轨迹碰撞多算法模型,综合研判空间活动规律,对人员落脚点、团伙成员、同行同框等技战法模型进行分析,在极端人员、失踪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涉毒人员预警管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依靠建模分析,日均产出预警信息100余条,并通过预警信息总线推送至区融链合成作战平台,实现情报闭环处置,满足治安防控、安全监管、反恐防恐等实战需求。
(三)凸显实战运用效果。紧贴“实战、实用、管用”原则,不断强化系统平台功能性集成,全力推进“技防大脑”建设。先后建成区级风控中心、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长江禁捕信息化指挥中心、民族宗教管理视频调度中心、食药环多部门联动融打中心、公安技防数据综合赋能中心等一批“智脑”工作中枢,极大满足了政府职能部门日常智慧管理服务的需要,实现技防资源、数据信息、管理要素互通共享。目前,我区正积极筹备“技防超脑”建设计划,总体思路是通过汇聚社会面自筹自建的所有技防资源,包括视频监控、道闸、门禁、梯控、周界、雷达、管道、燃气等所有物联感知数据,建设技防资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搭建“技防超脑”综合应用平台,确保政府部门、街道、社区、村居、物业等均能依托综合性平台开展定制化模块开发,不断满足各层级、多部门智慧化社会管理需要。
三、聚焦“三治融合”,多层次凝聚社会治理工作合力
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是浙江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最新成果,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集中体现。我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行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持续放大“1+1+1>3”叠加效应,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自治”为基,涵养正气清风。认真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扎实推进群众自治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二甲镇持续激发监委会民主监督作用,采取“月例会、季考核”模式,每月召开村(社区)监委会主任例会,每季度查看村(社区)监委会履职情况,全面实施“村有公示栏、组有公示墙、户有公开单、网上同步信息”模式,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使党务、村务、财务等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兴东街道土山村成立“乡贤话坊”,推选有威望的老党员、村民代表成立作风效能督察组,协同村监委会全程监督村“两委”工作开展,共同参与村务管理,“‘乡贤话坊’共‘话’基层治理”等社区治理经验在国家级媒体上刊发。
(二)“法治”为纲,培育淳朴民风。印发《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完善全区法治建设规划蓝图,14个镇(街道)党委法治建设协调议事机构实现全覆盖。开展“法润**+”法治品牌建设活动,培育“企业吹哨,我来报到”“一轴四轮、亲情服务”等优质品牌,在全区设置45个行政复议便民联系点,打通行政复议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法治实践走深走实。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拓展提升工程,在村(社区)设立“法律明白人”辅导站,全区2274名“法律明白人”积极带头普法学法,117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履职尽责,开展法治讲座728场,解答法律问题4412件,为村(社区)自治管理提供法律意见236条,不断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质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