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及计划
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及计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喜庆之年,是现代化国有企业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是公司加快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攻坚之年。公司党委2024年党建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突出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以“七抓”工程为抓手,聚焦健全公司党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党建规范化水平,重点抓好两级党组织建设,强化执行力提升,为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提升年”各项部署要求、加快全面打响“中交机电”品牌聚力领航。
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加快打响“中交机电”品牌提供根本保证
1.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学习、宣贯和落实工作。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本企业本行业本领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在企业落地生根;将“两个维护”“看齐对标”相关情况作为党建责任制考核、民主生活会首要内容,坚决以最高标准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扩大中心组学习参加人员范围,提升学习成效。结合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组织公司领导到联系点讲授党课,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学好XX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交集团党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单位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再巩固再提升专项实施方案》,切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公司落地生根。
5.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制定下发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安排,认真落实公司党委会“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年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0次。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最新重大决策部署,以及集团党委的工作要求等,坚持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严格落实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加大基层党支部理论学习情况全覆盖检查力度,加强对基层党支部理论学习的指导和监督,持续推动公司两级党组织在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
三、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夯实打响“中交机电”品牌的制度基础
6.健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的制度机制。深化落实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党委发挥领导作用与其他治理主体依法行权有机统一、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有机统一、党组织设置与企业组织架构运行有机统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统一、党内监督与企业内部监督有机统一、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有机统一。
7.完善各治理主体行权履职的有效方式。修订三重一大目录清单和公司治理主体议事清单,进一步推动“三重一大”清单与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清单衔接融合,有效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高质量推进单位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强精准考核和刚性兑现,确保认真履职尽责。
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锻造打响“中交机电”品牌的关键力量
8.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牢牢把握国企干部“20字”要求,突出政治标准和专业能力,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细化完善业绩档案,全面加强干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把“以业绩论英雄、英雄不论出处”鲜明导向贯穿始终。抓实各单位干部管理工作,出台干部管理和考核相关制度,严格履行新聘任干部考察程序,多渠道掌握了解干部现实情况。建立完善干部业绩库,注重从基层一线、海外岗位、急难险重任务和国家重大战略单位上,选用政治素质好、履职业绩优、担当作为强的干部。完善干部交流锻炼机制,加强总部与基层之间、各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党务干部和业务干部“双向交流”,着力培养复合型干部。
9.配优建强单位班子。坚持精准科学配置单位班子,完善单位班子分析研判机制,大力引进具有突出能力和丰富资源的高素质干部,探索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选聘单位领导班子。严格执行优秀年轻干部配置要求,持续完善引培机制,持续提升和优化各单位班子成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结构。规范和深化单位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做实单位“零利润”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刚性应用,打造一批“百万年薪”单位经理,真正做到职务上下、收入高低,业绩说了算,推动干部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10.优化人才引进工作。常态化开展人才盘点工作,加强人才引进计划管理,坚持分类管理、有保有压,积极保障“大城市”、新业务人才需求。结合业务需要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合理控制人才引进规模,不断提高人均效能水平。围绕“控总量、优结构、提质量”,策划实施精准引才计划,组织开展市场开发、单位管理、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人才招聘活动,不断满足资质维护与单位履约需要,更好支撑集团现代机电产业链“链长单位”建设。统筹做好各专业院校关系维护,大力拓展新兴业务院校;严把毕业生专业和素质关,主动深耕属地院校,不断扩大企业影响力,持续提升毕业生质量。创新引才引智方式,不仅要发挥内部人才招聘平台优势,还要拓宽招聘视野,利用外部平台、劳务合作等形式,切实解决招聘渠道窄、人才引进难的现实问题,不断扩大高层次、新业务人才占比。
11.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依托集团现代机电产业链“链长”单位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和专项激励措施,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原创性、前沿性技术领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选拔培养工作,进行核心科技研发。落实党管人才要求,推动各单位制定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和专项方案,力争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团队。
12.培优育强管理团队。全面推进公司管理团队能力建设,开展总部岗位轮岗交流活动,对公司管理薄弱的关键环节和岗位进行专项培训。围绕各单位管理能力提升工作,加强总部职能管理团队建设,重点抓住关键少数,强化公司部门负责人管理意识,持续提升业务人员专业能力;加强单位人才梯队建设,有计划地遴选主业领域优秀青年骨干到工程一线干事创业、积累业绩,加快培养引进具备成熟经验的新兴领域单位经理、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安全总监等关键骨干人才。
13.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再提升。深入三项制度改革,制定“四能”改革提升实施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实现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利润率和人事费用率等指标进一步优化。全面加强各单位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逐级压实市场开发责任,强化考核结果刚性应用,管理人员不胜任退出比例不低于5%。要深入推进“四能”改革,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机构能增能减”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以“四能”改革为契机,彻底打破“大锅饭”,做到各单位“效益增、薪酬增、福利增,效益降、薪酬降、福利降”。全面推进市场化用工,坚持“三定”工作与管理费压降有机结合,合理配置公司总部岗位,严格落实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加大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力度,推动全员绩效考核,全员市场化退出率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全面规范薪酬结构和差异化分配,加强薪酬业绩双对标,各级领导人员浮动工资占比不低于70%、收入倍差保持在2倍以上,牢固树立“工资是挣出来”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