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县乡村治理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4年以来,**乡坚持以法治建设为基石,践法于行、润民于心,对标对表、向新而行,打造“1+4+N”立体化法治文化教育矩阵,构建高效能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样板。
一站化解打造“中央处理器”.建立法治服务“功能圈”。积极挖掘本地特色优秀法治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1+4+N”立体化法治教育矩阵,即1处法治工作中心院,4处法治组织示范区,N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建成集法治乡村、法治医院、法治机关、法治学校、法治企业于一体的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一条街途经6个村庄,全长2650米,设置宪法、民法等9大法治宣传模块,采用指路明灯式普法,设置路灯杆道旗百余对。扩展法治服务“生态圈”。在乡政府驻地村王营伍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老君堂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周庄村以及宋庄村设置4处法治组织示范区,实现了法治文化管区全覆盖。全乡25个行政村已建成2万平方米的法治文化宣传墙,依托“N”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的集群效应,“以点带面”形成普法宣传工作大格局。打造法治服务“舒适圈”。依托司法所打造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为民小院”,建立“邻里会客厅”“邻里议事厅”“邻里图书室”3处功能室,组建专业调解队伍,调解群众身边矛盾纠纷。
强化用法思想,依托主题党日、党纪学习教育将党内法规条例、宪法等作为党员教育培训必修课,做到广学普法。同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体广场作为法治宣讲平台,推动基层党建与法治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学习教育活动21次,惠及群众1263人。汇集人才锻造“精兵强将”。创建党员先锋队、人大政协队、专业服务队、国玉品牌队4支人民调解队伍,邀请公职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并监督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打造人大代表“贾秀彬”调解室、政协委员“赵俊起”工作室、“赵国玉”品牌调解队,织密织牢乡村法治服务网格,实现矛盾纠纷采集在网格、解决在网格。今年以来,4支队伍通过整合力量,深入开展走访调研,自主排查并解决安全隐患23项,群众纠纷48件。精准服务擦亮“亮点品牌”。放大司法所职能优势,培育打造“法润**”品牌项目,创新“法治+志愿+实践”基层治理新模式,依托法治凉亭、文化广场、文化墙、景观路标等阵地,针对不同群体需求,从小切口入手,开展法律援助、助孤扶弱、禁毒反邪教宣传、社会应急服务等法援活动300余场次,服务辖区6000余人,推动普法志愿服务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