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旗帜就是方向,奋进才有力量。近年来,x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度聚焦“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发展战略,把城市基层党建放在突出位置,为服务保障经济建设、推动x市高质量发展与全方位转型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协调运行机制
x市坚持系统思维,自上而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引领城市基层各领域、各环节共建融通。
常态化高位部署统揽有力。去年2月,由x省委常委、x市委书记x策划选题、布置任务,市委政研室、市委组织部和市住建局三家联动,深入x区白登山等3个街道调研社区物业服务能力提升与街道治理衔接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形成调研报告并及时转化调研成果。建立以市委书记为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先后6次组织成员单位及试点县(区)召开工作推进会,听取情况汇报,加强工作协调,推动任务落实。完善自上而下的协调联动机制,从战略上锚定方向,定好基调,谋篇布局。及时制定《x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工作规则》,全市10个县(区)全部建立以县(区)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的协调机制,结合各地特点和优势,制定了细化落实措施,压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责任,通过定期调度通报、督查检查、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
纵深化统筹推动减负扩能。街道是城市基层治理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x市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市委编办指导县乡编制公布《县乡“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乡街岗位指导目录》,明晰生态环境、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13大类81项内容,动态调整增减部分事项,明晰县乡职责边界,厘清属地管理责任,未列入清单事项不得擅自委托和下放,杜绝随意以“属地管理”名义转嫁责任,促进乡镇(街道)机构、职责、人员有机融合。全面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调整完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共梳理出现有的执法权27项和承接省政府新下放的执法权55项。全市共列支1200万元经费,配备执法车293辆,截至目前,全市126个乡镇(街道)共有行政执法证件人员1159名,累计开展执法13307次。
精准化落实保障抓小治微。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治理的基本单元。全市将396个社区党支部全部升格为党委、党总支,综合考虑小区规模、人口数量、工作力量等因素,健全“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打通小区毛细血管,实现工作的上下畅通、高效运转。全市现有小区1724个,全部编码管理,采用单独组建、就近联建等方式,去年已经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今年又结合实际进行调整优化,目前共有小区(网格)党支部1119个,充分发挥党支部基层坚强堡垒作用,推动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转,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统筹“多格合一”,促进党建与综治、民政、城管等业务融合,精细化调整网格,共划分城市社区网格2285个,设置专职网格员,全面规范管理服务事项内容、办理机制和工作流程,实现地域明晰、无缝对接、一网通办。
二、聚力夯基垒台,筑牢城市党建支撑
x市坚持抓基层固根本,持续推动各类资金、服务下放到小区,不断筑牢服务堡垒,提升基层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全力打造小区党建示范性标杆。实施示范标杆“31327”工程,按照“地缘相近、片区联动”的原则,以x区为中心,按地域分为御东、城南、城北3个片区,由市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带领组织三科科长、副科长深度包联,从中选取13个小区重点推进,同时辐射带动邻近县(区)对标打造27个示范小区。目前,全市共培树小区示范点40个,召开培训部署会和片区推进会4次,培训社区和小区书记150余人次,呈现出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良好势头。印发《关于加强小区党群服务站及其公益性服务设施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细化“八有”建设标准,对119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实施亲民化改造,践行“小办公大服务”,优化功能布局,拉近党群距离。利用“财政投、党费补、专项筹”的方式,去年市级党费支持x区146.1万元,今年计划为每个标杆小区保障10万元,用于小区党支部和党群服务站的有序建设。
拓展优化“双报到双服务”进小区。x市自2014年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去年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鼓励在职党员在小区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共14832名深入包联社区和小区报到,结合专长认领服务岗位,解决实际困难5717件。今年春节期间,组织开展街社干部赴包联单位“大走访”活动,730余名街社干部共走访928家包联单位,通过送感谢信、送锦旗、送春联等方式,强化共建交流,全市标杆小区共梳理需求清单274份、资源清单348份,对接形成共建项目清单120个,年底计划评选10—20个精品项目。借鉴深圳经验,进一步优化“四双”制度,常态化推动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在社区认领志愿服务岗位,由原来的每年到社区服务至少2次调整为不少于4次,服务时长累计不少于20个小时。
分类施策助推党员管理精细化。全面落实党员分类管理,对城市居民中的83049名党员,以小区为单位建立直管、离退、在职、流动党员“四本台账”,鼓励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带头参与志愿服务。x区出台《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对184名流动党员完成登记,动员7300余名直管党员和80余名离退休党员通过认领岗位的方式参与小区治理。x区按照“一人一册、定期评议”的要求,为每名党员建立《积分管理手册》《积分管理登记表》,通过支部记录、个人申报、群众建议、党员评议、组织审定等途径,每季度对党员积分情况进行公示,让党员在评分对比中找差距、添动力。浑源县创建“五色党员管理法”,围绕在职、常态、高龄、体弱、流动党员等五大党员群体,使用“红、橙、紫、蓝、绿”五种颜色进行标记,实现靶向管理,促进党员履行义务、发挥作用,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
三、锻造过硬队伍,发挥头雁引领作用
x市抓住社区工作者这个关键群体、小区党支部书记这个少数关键,激励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不断壮大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
选优选强配齐小区班子。坚持“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以居民推选、“两委”兼任、街道下派等方式,全覆盖选任小区书记1119名。选派按照“个人报名、组织推荐、联合审查、基层选举”的程序,侧重选择具有党建、民政、综治等工作经历的干部下沉,目前市县两级共选派机关企事业党员干部184名。印发《x市城市居民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明确坐班值守、工作纪实、请示报告等制度,适时对表现优秀的小区书记进行表彰。同时,对履职情况较差、不能胜任现职的小区书记,及时批评教育、召回撤换。加大经费支持,规定小区支部工作经费不少于每年5000元,支部直管党员活动经费不少于每人每年100元,确保小区书记“有钱办事”。
用心用情提高保障待遇。全市社区工作人员3258人(“两委”成员和专职社工,不含专职网格员),各县(区)均按照“三岗十八级”标准发放薪酬待遇,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对于取得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资格证的,每月在原有薪酬基础上,相应增加50元、100元、200元。市委社会工作部今年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398人担任社区助理,按照2023年底x市城镇常住人口229.2万人计算,全市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的社区工作者数量已达今年省定标准。畅通上升渠道,x区从2021年起连续3年,通过公开选拔考试招聘135名社区干部成为事业编制干部,且仍继续留在原社区工作。今年又设置专项事业单位招聘岗位30个,让社区干部事业上更有奔头、工作中更有干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