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人大代表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坚持提高站位、找准定位、立足本位“三位一体”,创新代表工作方式,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扎实推进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站位,把牢代表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服务中心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把为民履职行权作为初心使命,不断提高站位,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加强党的领导。**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经常性地加强政治训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始终保持理论清醒、政治坚定、行动自觉。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代表履职培训的“必修课”,引导和推动代表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把“两个维护”内化为政治自觉、体现为政治担当。对涉及人大代表辞职、
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共同书写新时代大美**新篇章。着力抓好乡镇(街道)人大这个“神经末梢”,制定实施了《**县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室(代表联络站、群众联系点)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代表工作机制,以代表有活动、阵地有活力、履职有规范为目标,按照规范化标准,压实推进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实现了以制度保障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常态化,以常态化代表活动促进人大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找准定位,促进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化‘双联系’工作制度这个重点,抓住议案建议督办这个关键,用好民生实事监督这个抓手,精准定位,以点带面,促进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化“双联系”工作制度。**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加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30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至少固定联系3名县人大代表,全县282名县人大代表每人至少固定联系所在选区的10名群众,进一步丰富拓展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方式、内容,健全人大代表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和诉求的处理反馈机制,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问题。集中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深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访接待代表、选民2680多人次,梳理转办意见建议310条,推动各级人大代表下沉基层,汇聚民意民智,使代表工作更接地气、更得民心。认真落实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邀请代表常态化参与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各项监督活动,持续加大人大代表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工作机构工作的参与度。
抓好议案建议督办。**县人大常委会紧扣提出和办理“两个高质量”,坚持过程和结果“两个并重”,组织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号召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惠民实事办理等一系列民生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会前视察,为代表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做足准备。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共提出议案两件、意见建议102件,常委会持续深化主任会议挂帅督办、工作机构重点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的工作机制,“点对点”反馈情况,“背靠背”签署意见,有效避免代表“被满意”情况,推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让代表提出的一大批“金点子”有效转化为惠民利民的“金果子”。
加强民生实事监督。2022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县乡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创新实践活动,开创了“项目征集全员参与、项目产生全体票决、项目实施全程监督、项目成效全面测评”的全链条为民办实事模式,每年票决产生县级民生实事项目10项、乡镇级民生实事项目150余项。县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调研组,通过看现场、查资料、提意见等形式,听取县政府及有关单位关于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介绍,并组织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分别到官沟水库引调淮河水源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建设项目和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现场,实地了解全县十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实处。
三、立足本位,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通过抓调查研究、抓平台赋能、抓制度完善,精耕细作,切实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抓调查研究。**县人大常委会把研究破解代表工作的现实问题作为推动代表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围绕全县人大代表作用发挥情况,年初制定《关于做好2024年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作用发挥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年中下发《关于开展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督察调研的通知》,对全县15个乡镇两个街道开展了逐一走访调研,通过“听、察、看、访”等方式进行,更深层次把握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拿出了进一步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增强代表履职实效的务实举措,为更好开展地方人大代表工作理清了新思路。制定并严格落实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联系制度,重视、支持各乡镇(街道)人大比学争先、创新实干,制定优秀县人大代表6条标准和先进代表小组争先创优的5项条件,从基层和一线工作的代表中,按照代表总额的10%推选优秀代表,按小组总数的25%评选先进代表小组,表彰了33名优秀县人大代表,提出优秀建议的10名县人大代表,5名先进代表小组组长。
抓平台赋能。**县人大常委会依托武英公园原有设施基础,增添雕塑、标语、石刻等元素,高标准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全过程人民民主、民法典、**民主与法治建设成果等内容,凝聚起全县人民以主人翁地位投身于大美**建设中。规范化提档升级“家站室”,全县共建成代表活动室79个,同时,搭建网络化履职“一键通”APP,人大代表通过手机扫码进入小程序,可实现重要发布“码上看”、代表建议“码上提”、民生实事“码上督”、人大知识“码上学”,在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提高人大工作质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社情民意更畅通、代表履职更便捷,并着力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殷涧镇“老秦活动室”、小溪河镇第四代表联络站、临淮关镇临西代表小组活动室,实现了代表活动阵地县、乡、村全覆盖,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室)开展活动,代表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
抓制度完善。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制度规范代表活动、优化服务保障、推动工作落地,对涉及代表工作的10余项制度进行了整合修订完善,支持服务人大代表履职行权的制度体系已趋向成熟。健全代表培训制度,在**小岗干部学院连续举办3期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班,对282名县十七届人大代表进行全覆盖培训;举办在凤省人大代表和市七届人大**县代表团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班,对67名在凤省人大代表和在凤市人大代表进行全覆盖培训;举办全县乡镇(街道)人大年度工作会议暨县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对200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委室负责人,各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工委主任)、副主席(工委副主任)、人大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全覆盖培训。健全县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制度,全县282名县人大代表分三批完成了述职工作,实现代表在届期内向选区选民述职全覆盖。健全在凤市人大代表向县人大常委会述职办法,有计划地安排在凤市人大代表进行述职,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述职代表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履行代表职责好、述职评议结果为“满意”等次的人大代表,作为推荐连任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