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聚焦主责主业,涵养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和奋斗情怀
同志们:根据培训安排,今天我围绕“聚焦主责主业,涵养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和奋斗情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这是文化自信,是民心士气,也是斗争武器。征途如画,奋斗如歌。作为新时代的出版人,鼓足新时代奋斗者的干劲激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们必将在波澜壮阔的火热实践中,凝聚起奋斗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一、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奋斗力量。列宁说过,“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一是切实掌握思想武器。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案头卷、工具书、座右铭,反复学习,学深悟透,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跟时代形势发展常学常新,融入强国事业进程常悟常进,坚持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出版没有脱离政治的单纯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抽象政治。在选题策划、内容设计、审校编印上,从内容生产到表现形式再到成品的呈现,都要从政治高度看待、从政治维度推动、从政治效度评价。二是要树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会透过业务看政治,持之以恒淬炼政治能力、培植精神家
年头,特别是一些“躺平”论调、“佛系”心态、“内卷”迷茫等消极因素,影响奋斗精神、消解革命意志、弱化担当劲头。只有涤除影响奋斗的“病毒”“杂质”,解决好“本”和“源”的问题,才能有正确思想认识、鲜明立场态度,真正擦亮奋斗初心、永葆忠诚本色。另一方面,要落实到日常工作和实际行动上。就是要既讲大德又守小节,做到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的忠诚,言行一致而不是阳奉阴违的忠诚,始终如一而不是顺境时忠诚、逆境时不忠诚,无怨无悔而不是讲价钱有条件的忠诚。要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走出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的怪圈,使自己在政治上更成熟、更坚定、更有为,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不断坚定奋斗的方向、找准奋斗的落点,与党同心、跟党奋斗。三、恪守职业操守,厚植奋斗情怀。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也是个人干事创业的阶梯。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一句话:“花朵的事业是美丽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我愿做一片绿叶,绿叶的事业是默默地垂着绿荫的。”出版人就要有这种绿叶精神。出版人的品格与追求,决定了出版的品质与成就。中国近代出版家邹韬奋有言:“无论何种事业,能干的还要愿干,否则难有责任心;愿干的还要能干,否则难有效率。”韬奋是他主编《生活》周刊时所用的笔名。他曾对好友说:“韬是韬光养晦的韬,奋是奋斗的奋。一面要韬光养晦,一面要奋斗。”他之所以选用这个笔名,意在自勉延志,这就是他改名的意义。邹韬奋一生办刊物、办报纸、办书店,他提倡和身体力行的主旨是“竭诚为读者服务”,那种以窃火播光的虔敬与热望所铸就的报务精神便是韬奋精神。在文化强国战略指引下,出版多元化、数智化,是当前以至未来出版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要看到,文化出版领域的某些题材和内容资源存在重复开发、过度开发、同质化问题,我们理当继承和弘扬老一辈出版人的精神特质和奋斗情怀,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认清“时”与“势”的新变化,强化责无旁贷的历史担当、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更好地展现新作为。四、坚持守正创新,书写奋斗荣光。奋斗精神从来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文化出版肩负着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引领先进文化、陶冶群众道德情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职责。只有勠力奋斗实干,不断抓经典、促原创、追前沿、补空白,才会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一是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善用现代传播手段,真正做到“有几把刷子”,会使“十八般兵器”。要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围绕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和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进行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二是要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特点要求。向经济发展聚焦,为社会发展服务,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体系,紧盯社会经济高质量增长需要,创新“出版+”工作,擦亮文化出版“金字招牌”,为群众生产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三是要围绕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履行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职责,持续打造“叫得响”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出版精品。在用好传统出版物和传播手段的同时,还要用好数字出版物和新传播手段,着力提升文化出版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同志们,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要始终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涵养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和奋斗情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