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主要领导在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些年来,我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积极有为,卓有成效。实话告诉大家,我对审计局提供的每一份审计结果报告都会认真阅看,因为从中既可以发现问题、了解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及相关项目和资金落实情况,更可以了解干部的思想素质、管理运作能力及廉政方面的情况。
每当看到审计结论中有“未发现**同志有个人经济问题”这句话时,我都会有一种庆幸和欣慰的感觉,但同时,对报告中指出的诸如资金使用不规范、漏缴税款、超标准收费、擅自扩大支出范围等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又往往有忧心忡忡之感。这些问题虽然还够不上严重违纪违法,但如果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而不严加整改,任其发展下去,结果又将如何呢?我们有的干部,不正是因为小节不保、心存侥幸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吗?少数单位私设“小金库”、截留贪占项目资金、侵吞上级惠农资金等问题带给我们的教训还少吗?
由此就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在全面加强审计工作的同时,如何珍惜并运用好审计成果。搞审计工作的同志很辛苦,很不容易,那么多枯燥的数字,那么多复杂的账表,要像侦察员一样从中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因时间要求太急还要加班加点,有时还要得罪人、要冒某种风险,他们为的是什么?无疑,辛辛苦苦得来的审计成果能得到领导重视和运用,就是对他们的最高奖赏。而问题恰恰就在于:我们有的同志对审计成果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并不
部要充分运用审计成果,个人有重大问题固然不能用,即使个人无重大问题但内部管理有重大问题也不能用,起码是缓用。组织部门要主动与审计部门搞好衔接,审计结论没有出来就不能研究提拔干部,以防止“带病提拔”的现象出现。
还应指出的是,有些单位、有些领导同志并不是不懂得运用审计成果的重要性,而是动不了真、下不了手。原因不外乎几方面:一是“随大流”心理,认为类似财务管理上的问题很多单位都存在,犯不着太较真,没必要搞得纯而又纯;二是“老好人”心理,生怕狠抓整改,会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会得罪人,甚至会丢选票,不如睁个眼闭个眼算了;三是小团体利益作祟,以为打打“擦边球”算不了什么,为干部职工谋福利是大事,发不出福利怕被人说“一把手”无能。如此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更危险:有的单位(包括乡镇)不仅不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反而千方百计躲避审计监督,“一把手”直接管财务,资金管理毫无章法,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花多少就花多少;办公益事业、办老百姓急需办的事总说没有钱,个人跑官买官、请客送礼却从来不差钱,动辄几万、几十万,眼皮都不眨一下,送来送去结果把自己“送”进班房里去了。这样的教训何其深刻、这样的代价何其惨重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审计工作凌厉的“锋芒”里闪烁着的其实是温暖的人文关怀:同志,小心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