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农村基层党建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图和施工图。把愿景图、施工图变成实景图的关键是各级党组织要在组织凝聚群众中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健全乡村组织体系这个关键,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急需建强建优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高质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推动村级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强化农民党员队伍建设。下面,围绕此次中心组研讨交流主题,我谈几点体会。
一、关键所在:建强建优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实战化培训机制,全方位、大规模、立体式开展主题培训,不断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要坚持以工作实绩为导向,做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健全村党组织带头人履职尽责和担当作为的管理监督和激励考核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激励村党组织带头人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物质基础:高质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持续抓好农村集体经济建设,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推动实现耕者有其田,为建立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农民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村集体所有制,大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农民走出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道路,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在改进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需高质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夯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提升村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要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推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要进一步明晰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职责,明确县级党委是“一线指挥部”、乡镇党委是“前沿作战部”、村党组织是“具体战斗队”,为村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制度支撑和组织保障。县级党委既要从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的高度统一谋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村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引前进方向;又要从主体责任、资金支持、考核机制等维度调动村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坚定性、自觉性、能动性,为村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政策支持。乡镇党委要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做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村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经营方式,为村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科学指导。村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需求,着眼于增加农民收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勇于探索“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为全面提升村级组织凝聚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有效抓手:推动村级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有效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有效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乡村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从服务群众和造福群众出发,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巩固,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凝聚力显著提高。
新时代新征程,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社会管理出现了利益主体、社会阶层日趋多元化、各类组织活动和诉求明显增多等新情况。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抓手是切实推动村级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围绕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需加快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村民广泛参与的多元协同的现代村级治理体系,推动村党组织有效引领农村各类组织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协同共治。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学好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推动传统服务方式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并行,建设数字乡村、智慧乡村,切实增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提高乡村善治系统化、科学化、社会化、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要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等治理手段,重点健全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民主参与、社会服务,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进农民对村党组织的信任与拥护,为全面提升村党组织凝聚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力量之源:不断强化农民党员队伍建设
农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农民的重要枢纽。农民党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坚决落实大抓基层基础的鲜明导向,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农民党员,农民党员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各地村党组织普遍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普遍组织开展党员户挂牌、党员联系户、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等活动,普遍实行农民党员评星定级、积分管理,引导农民党员在乡村治理、强村富民中走在前做表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