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聚焦强基固本、强村富民、作用发挥、治理有效,全面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强基固本,以“蓄势赋能”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部署,组建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全覆盖、全过程推动县域1069个党支部学习新修订《条例》,实现全县21003名党员干部100%参加党纪学习教育、1069个党组织书记讲好纪律党课,截至目前,共举办读书班115次,开展交流研讨1299次、案例教学798次,推动全县党员干部思想防线更加牢固,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初步成效。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以“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为抓手,抄底排查后进乡镇(街道)党(工)委3个、后进村党组织50个,运用“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法,建立“2+1+N”结对帮带模式,助推后进基层党组织有效整顿提升。在县级媒体开设“明星支书”专栏,强化先进典型培树,引导基层党组织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三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
监管。制定《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采取从乡镇(街道)委派会计到村、县乡两级财政审计部门定期指导等形式,强化村级集体资产前置审查。细化农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职能职责,完善集体经济财务制度,持续提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三、聚焦作用发挥,以“引育并举”强化人才智力支撑。一是引导人才向乡村集聚。借助贵州省人才博览会、“双招双引”等平台载体,大力实施人才招引,今年计划招录公务员59人、招考事业单位83人、引进高层次人才36人。抢抓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机遇,持续引导科技专家下基层。今年以来,49名科技特派员累计下基层服务597天,培养本土人才2000余人。有序组织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覆盖轮训,切实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战本领。二是选派人才赴乡村服务。深化人才链接农业产业发展机制,深入开展全县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农业技术人才参与全省“揭榜挂帅”榜单12个,开展技术培训1343人次,解决问题30余个。持续做好驻村干部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督查暗访,落实驻村工作经费,强化驻村工作经费全过程监管,保证驻村工作经费用于“五类村”建设。三是激励人才为乡村赋能。严格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县以下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制定《县公务员职级及事业单位职员等级积分制管理办法》,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鲜明用人导向,对在乡村振兴一线表现优秀,经考察合格的干部及时提拔使用。2023年来,公务员晋升职级93人,事业单位人员晋升等级135人,提拔使用乡村振兴一线干部34名。
四、聚焦治理有效,以“三治融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一是丰富村民自治形式。用好用活“支部领四会”村民自治服务体系,带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等开展各类宣传689次。探索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红先锋·微管家”基层治理模式,充分激发效能,做实群众服务工作,推动村域治理从“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今年以来,累计服务群众648次,解决问题23个。二是深化乡村法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工作,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全面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1+3”治理体系。持续加大乡村依法治理力度,强化农村地区普法宣传1435次,农村地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提升。三是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持续完善村事家事评议机制,建好用好“红黑榜”平台,对正能量典型予以张榜通报表扬,对违德失德行为予以批评教育,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以整治滥办酒席、低俗婚闹、推行殡葬改革为重点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已修订村规民约496个,排查整治农村地区滥办酒席853次,着力树立“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正气清风”,带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