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遴选每日考题5道(2024年8月15日)
1.2024年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为主、()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A.总量控制 强度控制
B.强度控制 总量控制
C.频率控制 总时控制
D.总时控制 频率控制
答案:B
解析:
《方案》提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2.()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A.陕西吴起镇
B.宁夏六盘山
C.甘肃会
D.宁夏将台堡
答案:D
解析:
射场发射。
4.下列科学家与对应奖项不正确的是()。
A.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
B.屠呦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C.黄旭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吴良镛:梁思成建筑奖
答案:B
解析:
A项正确,杨振宁,1957年10月,因“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的研究以及由此导致有关基本粒子方面的许多发现”,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B项错误,屠呦呦并未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我国获得此项荣誉的有颜宁、李方华、叶玉如等女科学家。
C项正确,黄旭华,中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2020年1月10日,获颁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项正确,吴良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陈嘉庚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重要奖项。
5.(多选)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下列关于试用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某科技公司与胡某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约定试用期条款
B.若劳动合同仅约定三个月试用期,则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C.试用期是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外另行计算
D.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只要不低于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即可
答案:ACD
解析:
A项错误,劳动合同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由此可知,某科技公司“可以”与胡某约定试用期条款。
B项正确,C项错误,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D项错误,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