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24年粮食和油料生产情况报告
2024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方位夯实粮油安全根基,实现了全年粮食和油料生产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的目标。现将全年粮食和油料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成情况
2024年省下达我市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分别是:粮食播种面积x万亩、产量x万吨,大豆播种面积x万亩,油料播种面积x万亩。据统计,2024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x万亩,同比增长x%;粮食总产x万吨,同比增长x%,比省下达任务增加x万吨;全年粮食单产359.19公斤/亩,比去年增加x公斤/亩,增长x%。全年大豆播种面积x万亩,油料播种面积x万亩,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二、主要措施
(一)落实党政同责,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政治责任感强化组织领导,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上,始终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粮食安全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调研指导,对稳定粮食生产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地强化工作举措,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还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签订了《2024年x市粮食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共同推动粮食安全工作。各地各部门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共同发力抓好粮食安全工作。
(二)坚持藏粮于地,千方百计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我市把“稳面积、增产量”作为守好粮食安全的基础,多措并举确保种植面积落实。省下达我市粮食生产年度任务后,我市及时制定并印发《2024年各县(市、区)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将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大豆播种面积、油料播种面积等指标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到乡镇(街道)、到村、到具体田块。制订并出台《2024年x市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体系性打好单产提升、耕地保护、农田建设、机械化水平提升、农资打假、科技支农、发展适度规模、落实惠农政策、科学防灾减灾等粮食安全组合拳,牢牢掌握全市粮食生产主动权。一是强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组织开展铁路和高速、国道沿线撂荒耕地整治,并制定了《x市铁路、高速和国道沿线撂荒耕地整治专项工作方案》,对铁路、高速和国道沿线两侧的撂荒耕地开展排查整治工作,排查铁路、高速和国道沿线撂荒耕地地块x块x亩,全部进行复耕复种;同时,根据省农业农村厅要求,通过农事直通APP,对农业农村部下达的疑似撂荒耕地图斑开展全面清理核查,摸清摸准底数,我市部级耕地撂荒图斑总数x万个已全部完成核查任务。并要求各县(市、区)并建立撂荒耕地整治台账,分地分类施策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为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提供坚实基础。二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度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x个,建设任务x万亩,已完成建设;三是及时做好垦造水田项目验收和移交。截至目前,全市实施的垦造水田项目已全部入库形成指标,累计共形成水田指标x万亩,耕地指标x万亩。
(三)坚持藏粮于技,多措并举推动粮食安全生产。一是加强农资调剂和执法。积极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调剂储备,确保满足全年农业生产需要。同时,持续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确保假冒伪劣农资下不了田、入不了地。二是强化农科服务。以创建x产业园为契机,大力推广x等优良品种,配套推广良种良法。同时通过专家5G会诊、现场讲座、田头授课和农技服务“轻骑兵”等形式,推广应用水稻“三控”施肥(控肥、控苗、控病虫)、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技,推动水稻损失率下降至x%。全市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开展生产服务约x人次。三是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培育壮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x%,比上一年度增加x个百分点。落实机收减损,提高生产效益,全市机收减损率x%。
(四)坚持项目驱动,开展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一是开展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通过示范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合理增加栽插密度,确保实现高产所需的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形成一套适宜本地区推广应用的水稻绿色高产种植技术方案。全市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行动约x万亩,2024年水稻单产比2023年提高x公斤/亩,病虫草害危害损失率控制x%以内。二是实施甘薯产量提升行动。通过甘薯产量提升行动项目、甘薯绿色高产高效项目,补齐甘薯产业突出短板,延长产业链条,为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省提供支撑。目前,全市创建x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x个,合计示范片面积x亩。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平行结薯增产技术栽培、合理密植增株、地下虫绿以防控等技术得到较大的推广和应用,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大户应用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并形成甘薯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三是大力推广冬小麦种植技术。我市冬小麦亩产达x公斤/亩,今年继续充分利用冬季闲置土地大力发动农民种植小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冬闲田”变成“增收田”。四是深入推进大豆产能提升工程。通过引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培育和推广优质大豆品种,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种植。
(五)坚持改革攻坚,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各地立足深化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改革,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成片流转撂荒地等种植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花生等油料作物,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积极探索发展“股票田”等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将撂荒耕地流转变成“黄金地”。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累计流转率x%,累计实施“股票田”约x万亩,实施“股票式”改革土地面积带动村集体增收共约x万元,户均年增收约x万元。二是提升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水平。依托农资农技服务网络,持续为农户提供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专业化标准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围绕水稻、番薯等优势农产品,引导我市优势农产品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x万余亩。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粮食生产仍受到水源的较大制约。受水库功能性调整,以及灌渠、涵闸、山塘等水利设施老化影响,部分水田水源不足;部分沿海耕地因海水倒灌变成盐碱地而无法耕作。
(二)粮食产业抗风险能力差。水稻、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都是露天作业,容易受干旱、浸涝、台风、霜冻、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影响,抗风险能力低。且粮食生产还存在病虫危害,如预测预报和防治不及时,将造成粮食减产。
(三)粮食社会化服务仍较为滞后。虽然我市粮食生产有一定的规模经营,但相对而言程度低,统防统治、代耕代种、托管服务等农业社会化相对滞后,造成耕作成本高、收益低,影响了粮食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