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打造汇报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市立足城市建设管理新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和群众生产生活新要求,全域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红润**·幸福家园”建设,不断激发城市党建新活力,全面构建“民有所呼、必有所应”的党建引领基层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强力顶格推进,高位谋划抓治理
顶层设计发力。连续3年把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红润**·幸福家园”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和抓基层党建“亮诺履职十大实事”,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力推进,今年以来召开4次市委常委会、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街道统筹协调功能,对取消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任务,以及明确赋予街道的“五项权力”等进行“回头看”,健全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属地街道配合联动的推进落实机制,让街道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
制度建设聚力。构建以“红润**·幸福家园”建设为主体,以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红心物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
二、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基础强治理
优化网格配置。联合政法、民政等部门成立社区网格划分工作小组,以居民小组、住宅小区为单元,按照150户左右规模,将12个城市社区划分为154个网格,实行统一赋码和管理。将社会工作、公安、民政等职能统一整合,全力推进全要素全科网格建设。推行支部建在小区(网格)上,组建小区(网格)党支部154个、楼栋党小组356个,推选748名党员中心户担任楼栋长。从党员中心户、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员工等人选中选聘122人,兼任党组织委员、网格员,充实社区、网格工作力量。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实施幸福小区(楼栋)“家门口提升计划”,形成“群众有诉求、党员有回应”的上下贯通格局。
充实治理队伍。聚力攻坚社区工作者队伍数量不足、能力不强问题,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配备标准,2021年以来招录社区工作者124名,实现应配尽配。开展社区干部“1+1”选培工程,分别配备1名书记助理、1名党建专员,同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聘任城市党建顾问6人、外出学习取经9次,优化以初任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能力,全面提升想事干事精气神。推动服务力量下沉一线,配备网格员154名,动员34名社区民警、26名执法队员下沉社区,将412名业委会成员、物业员工、楼栋单元长和热心居民纳入服务队伍,进一步充实社区网格服务力量,不断提高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治理效果。
建强服务阵地。出台加强街道社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驿站)体系和功能建设提升的实施方案,按照“红垒十标”建设标准,实现全市12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场所建设运行全覆盖。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闲置房、物业用房、闲置公共用房等资源,打造党群服务驿站30余个,开展党建、治理、服务工作,发挥党组织纽带作用,组织2家三甲医院与6个党群服务驿站结成“红色医联体”,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居民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在朝熙街建设面积600平方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与3个行业党群服务驿站互联互通,实现服务全城化、全程化,织密城市治理“感应末梢”。
三、整合服务力量,联建联动促治理
汇集辖区资源。聚力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红色光源”作用,开展“幸福家园·银龄同行”老干部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推动“老年大学进社区”全覆盖,建设12处“银龄党建工作站”、1处党建引领养老工作综合体,开展书画、剪纸、吕剧、民俗、摄影、电影“六进社区”行动,满足居民文体活动需求。引导100余名老年人担任党建专员、业委会委员、兼职网格员,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在基层社区有效延伸。聚力发挥社会组织“和谐细胞”作用,加快社会组织孵化,推进“社区党委引导”“社会组织帮带”“圈子领袖发起”“社工机构指导”4种模式,引培社区“草根”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善治服务,有效解决服务居民“最后一米”问题,目前已培育爱的传递、星光公益、帮把手等3个大型社会组织,旗袍协会、威风锣鼓队等30余个“草根”社会组织,成员数量超3000人,社区治理迸发新活力。
用好单位资源。深化“双报到”工作,建立“市级领导联社区、市直部门联网格、党员干部联户”三联机制,推行“双报到”组团式、专业化服务,组织13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2600多名党员下沉社区,与12个城市社区、220多个居民小区结对共建,通过制定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累计确定办实事项目732个、总投资400余万元,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小区、奉献双岗位”。开展社区党组织领办“幸福集市”活动,邀请“双报到”单位、爱心商户、社会组织、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摆摊”,设置政策宣传、文化体验、生活需要等7类62个摊位,组织文艺演出、“微心愿”征集等特色活动10余次,服务群众8500余人次。
凝聚新就业群体资源。出台《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联盟工作方案》,依托社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45处“**红·奔跑者”加油站,为快递外卖等从业人员提供休息、充电、饮水等“3+N”服务。推广使用“新新向党”小程序,搭建“社区治理‘新’帮手”平台,组织3家快递外卖企业的120余名从业人员到社区报到,发动69名从业人员自愿担任“红心兼职网格员”,联合街道、部门单位发布十大类暖“新”活动清单,充分发挥快递员、外卖员“随手拍”和“移动探头”作用,完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发挥新就业群体优势,线上线下销售果蔬、小米、蜂蜜等8大类26种街道党工委领办联合社产品,每月从纯利润中拿出20%为无物业小区提供服务,实现党建引领无物业小区托管服务全覆盖,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