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强化市直机关青年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能否健康成长,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地推动机关年轻干部在服务**市“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中勇担时代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及探索
近年来,市直机关把青年发展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位置,整体思考、科学谋划、系统推进,营造良好的青年发展环境,机关年轻干部服务经济社会工作的贡献度逐年增大,已经成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子。
坚持政治引领,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好青年。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近年来,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推荐青年干部参加“政治素质能力提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培训班;在“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用好红色资源,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深化“青马工程”“青年讲师团”作用,普遍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持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学习强国·学习达人”竞赛等活动,运用**市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讲座、“万名党员进党校”、“书香机关·书香支部”读书活动、“红土地之歌”演
德荣等先进人物学习活动;持续进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感动在身边·最美机关干部”等评选,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召开模范机关创建、“**先锋红旗党支部”创建及“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推进会;在“七一”“五四”前评选表彰机关“两优一先”,大力弘扬在平凡岗位上尽忠职守、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事迹,引导机关年轻干部在平凡岗位尽忠职守,书写建功新时代的奉献故事。
坚持奋斗引领,培养好学上进、作风良好的**好青年。针对市直机关青年干部学历、专业素养高、政治和实践能力需要提升的情况,广泛开展专项教育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推动学历素养向能力素质转化。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常态化抓好机关“躺平式干部”整治,着力整治干部身上“十种典型问题”,倡导和树立“十种鲜明导向”,推动形成抓落实、干实事“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紧扣年轻干部成长特点,将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与“清廉**”建设行动有机融合,建设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推动机关年轻干部拼搏奋斗,建功新时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从“亮眼”到“润心”还有差距。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需要提高,以业务学习代替理论学习情况依然存在,学用结合不到位,“两张皮”仍然存在。二是政治历练还需要提升。三是党性锻炼还需要加强。少数机关青年认为政治建设“有点虚”“摸不着”,认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主要是针对领导干部,自己没必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较真。一些机关存在对年轻干部党性教育培训还不足,“一锅煮”和“轮不上”的现象同时存在。成长成才从“会干”到“骨干”还有差距。一是青年人才储备还需要力度。少数机关对年轻干部培养缺乏长远规划,干部任用上出现青黄不接、急用现找情况。一些单位出口不畅,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大学生选调等人数较少,年轻干部源头储备先天不足。少数机关存在“鞭打快牛”现象,挫伤了“快牛”积极性、纵容了“慢牛”。二是青年人才增智提能还需要加强。机关多数年轻干部为“离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干部,少数没有经过基层和多岗位锻炼,承受急难险重工作本领不强。三是青年人才培养机制还需要健全。少数年轻干部不想下基层,少数单位不愿意将他们放到一线岗位锻炼,个人“不想”和机关“不敢”“不愿”,耽误机关年轻干部的成长。少数单位和领导,在人才使用上求全责备、因瑕掩瑜、责短舍长。少数单位选人用人过多论资排辈、迁就、照顾,让干部心寒、心塞。
守正创新从“破题”到“破圈”还有差距。一是过量碎片化信息削弱机关青年的创新意识。数字经济时代基于个性化、定制化的大数据算法推荐,使一些青年有意无意被网络信息绑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青年的创新意识与动力。另一方面,数字时代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电脑、智能手机成为海量信息的集聚器和便捷传播、获取工具,使用不好也会让人很难有足够的耐心、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某一事,一定程度干扰了大脑深度思考能力,影响机关青年的创新意识。二是机关守正创新氛围还不够浓。机关工作重复性、规则性、程序性强而产生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平衡左右的思想,可能导致少数机关青年认为工作创新会招惹是非,满足于按框框、按惯例办事。少数机关崇尚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理性氛围缺乏,阻碍青年创新意识、扼杀青年的创新热情。三是机关事务主义影响工作创新。少数年轻干部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工作无方向、无计划,机械做事、重复无为、敷衍应付。
作风纪律加强从“被动参与”到“积极践行”还有差距。一是勤奋干事情怀还需要加强。少数机关年轻干部过多纠结个人利害得失,把岗位工作仅仅当成为稻粱谋的职业,对难抓难管工作相互推诿,对需要多方协同的工作配合不够,对需要牵头的工作不愿出头。少数机关年轻干部过多站在自身角度趋利避害,在急难险重岗位和大事要事面前,存在畏难避责、怕挑重担心态,习惯“等靠要”“搬救兵”。二是精神状态还需要提升。少数机关年轻干部轮岗不足,挂职机会不多,成长发展机会有限,对于长期从事的工作感到疲惫、厌倦,担当作为精气神缺失、争先进位意识不强,干事积极不主动。三是纪律规矩意识还需要加强。少数年轻干部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一旦工作所得和心理预期有差异,出现自我调节失态、行为失范。还有少数年轻干部进入机关,安排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部门和岗位,重使用、轻监管而发生违纪违法问题。
三、对策建议
强化立根铸魂,引导机关青年做理想信念坚定的排头兵。一是突出政治站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感召青年,引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培养年轻干部科学把握形势的“高站位”、精准识别本质的“好眼力”、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倾向的“硬骨气”,扎实走好第一方阵、跑好第一棒。二是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深化“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评选表彰学习标兵;成立青年理论宣讲团,开展跨部门宣讲和联学活动。深入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展示和交流,形成体现青年原创性、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意义的调研报告,提高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质效。三是做实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机关不同年龄、岗位青年认知特点,打造常态化、分众化思政教育体系。深入开展青年思想理论学用讲坛、青年沙龙、联学共建、主题党日、展示交流等活动,引导机关青年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定期组织面向机关年轻干部的党史学习教育、党和国家成就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机关青年,用未来面临的风险考验来清醒头脑、激发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