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关于召开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有关要求和局党组相关工作部署,我紧紧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主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对照“四个带头”,全面深入查摆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逐项明确了下一步整改措施。按照会议安排,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在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时,虽能按时参与学习活动,可在学懂弄通做实、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融合上还有欠缺。例如,在助力单位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期间,没能充分运用党的相关理论去指引实践路径,致使项目进度受阻,预期目标达成不理想。并且,面对部分别有用心的歪曲解读和不当言论时,捍卫党中央权威的主动性不足,偶尔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未能有力地进行反驳和纠正。二是参与党内政治活动的质量有待提高。参与党内相关活动时,有时会陷入“重参与、轻质量”的怪圈,像在组织生活会中,自我剖析往往只是浅尝辄止地提及一些常见问题,对隐藏在背后的思想根源剖析不够深刻,相互批评也大多围绕一般性业务问题给出建议,对于同志在政治立场和维护党中央权威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未能严肃且直接地指出,使得党内活动的政治性、严肃性和实效性未能充分体现。三是针对政治立场和党中央权威相关要求的学习缺乏连贯性。尽管积极投身各类政治学习安排,但对于坚守政治立场以及维护党中央权威方面知识的学习较为零散,未能构建起条理清晰、逻辑连贯的知识架构。这就造成在实际工作里,对一些具体要求的领会不够透彻,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和执行上的偏差。
(二)在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修养的锤炼在日常中有所懈怠。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在部分日常事务和生活点滴里,不自觉地放松了对党性修养锻炼的高标准严要求。比如,在处理个人事务与单位工作安排相冲突的情况时,偶尔会出现优先考虑个人方便的情况,没有时刻将党性原则摆在首位,反映出内心深处党性修养的根基还不够稳固。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严谨。在推动一些重要工作和项目落地时,常常依赖既有材料、既有汇报来掌握情况,主动深入基层、深入项目现场去实地考察、现场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足。这使得对基层实际情况的掌握不够精准、细致,制定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可能与基层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进而影响工作的最终成果。三是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践行不够到位。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当下,对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在工作过程中,有时会过度关注工作的便利性而忽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一些办公用品的浪费现象未能及时察觉并加以制止,没有充分认识到勤俭节约对于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以及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意义。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在复杂任务面前担当的决心有所动摇。当面对涉及多部门协作、利益牵扯繁杂的工作难题时,时常会滋生畏难情绪,担忧因承担过多责任而出现工作失误。在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的过程中,缺乏果断拍板、勇于担责、不惧风险的果敢,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工作节奏,影响了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创新意识被固有模式束缚较严重。在工作中,尽管深知创新对于发展的关键作用,但实际操作时,却常常难以突破过往经验和既有工作模式的限制。习惯按照常规套路开展工作,对新兴的理念、方法以及技术的接纳和应用不够积极主动,致使工作创新的步伐缓慢,难以契合新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三是对创新实践成果的推广应用缺乏力度。在部分创新尝试取得一定成效后,后续缺乏系统的跟进推广机制,未能充分挖掘创新成果的潜在价值。例如,一些在局部试点中展现出良好效益的创新做法,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经验并广泛宣传推广,导致其难以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得到应用,无法为整体工作效能提升提供更有力的助力。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履行存在薄弱之处。在肩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时,存在落实举措不够丰富、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的问题。主要依靠定期开展廉政教育、进行常规检查等传统方式,对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的廉政风险隐患缺乏敏锐的感知和全面有效的防控手段,难以实现无死角、全流程的监管。二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缺乏深度。在抓党建工作过程中,未能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进行有机且深度的融合,出现了“各干各的”现象。党建活动往往局限在党组织内部的常规安排,与业务工作的具体任务、流程环节等缺少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党建工作对业务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彰显。三是对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把控不够扎实。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侧重于业务技能的培训提升,相对忽视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操守等方面的培育。对干部队伍中萌生的一些不良思想苗头和行为表现未能做到及时察觉并妥善纠正,在干部选拔任用环节,对干部的政治品德、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的考察不够全面深入,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二、问题原因剖析
(一)思想层面上,初心使命不够牢固。随着工作进程的推进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系列学习教育成果的领悟和践行力度有所减弱,没有时刻坚守对初心使命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在遭遇各种复杂情况和利益诱惑时,容易迷失方向,进而在政治立场、党性修养、担当作为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
(二)理论学习上,缺乏深度钻研与主动融合。虽然参与了众多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但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不足,常常是为了应付任务而学习,缺少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没有切实把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学用相长、以学促干的能力尚有欠缺,致使在面对棘手问题时,难以运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引方向、运用科学的思维去分析解决。
(三)自我约束与监督方面,意识较为淡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对自身行为规范缺乏严苛的自我管控和自我监督,存在侥幸心理和大意思想。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作为党员干部应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对身边人和事的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
(四)能力素养提升方面,未能与时俱进。随着时代飞速发展以及行业变革日新月异,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然而自身在能力素养提升上存在滞后性,没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对新的理念、前沿知识以及实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不够充分,进而导致在工作中创新能力不足,应对复杂局面时稍显吃力。
三、整改措施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身作则、以上摔下,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支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党员干部强化理论武装,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提高“政治三力”。坚持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用“两张皮”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改进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驰而不息转变作风,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把转变干部作风持之以恒推进下去,持续治理“低粗差”问题,以反面典型通报倒逼干部转变作风。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领分管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领导指挥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到底,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着力形成高效有序、闭环运行的工作链条,切实为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