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24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引言
2024年,我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儿童优先、保护为重、服务为本”的原则,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以下是对本年度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全面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
(一)加强顶层设计
年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完善政策法规
为适应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要求,我市修订完善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细化了家庭监护责任、学校安全教育、社会关爱帮扶、网络内容监管、司法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强
(二)提升教育质量
我市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此外,还通过开设法治教育课程、举办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动员社会力量,构建社会保护网
(一)发展社会组织
我市积极培育和发展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其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在困境儿童救助、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多元、专业的服务。
(二)营造良好氛围
我市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先进典型,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关爱未成年人公益行动”等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注、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一)完善监管机制
我市建立健全了网络内容监管机制,加强对网络平台和内容提供商的监管力度,督促其落实未成年人保护主体责任。建立网络有害信息举报和处置机制,及时清理和查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内容。
(二)推广青少年模式
积极推广网络产品和服务中的“青少年模式”,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和浏览内容,引导其合理使用网络。同时,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六、强化司法保护,严惩侵害行为
(一)完善司法制度
我市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建立未成年人案件专门办理机制,指定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人员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确保未成年人在司法程序中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二)严惩侵害行为
我市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性侵、虐待、遗弃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同时,加强司法救助和帮扶工作,为受害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医疗救治和法律援助等服务。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家庭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家长监护意识淡薄,忽视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关爱。
网络监管难度大:网络空间复杂多变,监管难度大,网络有害信息难以完全杜绝。
社会参与度有待提高:虽然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但参与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二)改进措施
加强家庭监护指导:继续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力度,提升家长监护能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创新网络监管方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网络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结语
2024年,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家庭监护、优化校园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网络监管、强化司法保护,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