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怎么实现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统一?最根本的就是用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全党。新征程上,面对催人奋进的目标、复杂严峻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使科学理论真正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一、深刻认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赓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
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清醒坚定,分清主流支流,把握趋势方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在新一轮世界格局的大变革大调整中赢得主动。
(三)这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全党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重大命题。党员数量逐渐增长,党组织规模持续扩大,管党治党任务比以往更加繁重,党自身的教育、管理、团结、凝聚工作都将出现一些区别于规模较小政党的独有难题。比如,少数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受到错误思潮影响,统一党员思想、凝聚全党共识更有难度。再如,一些党员、干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耳不聪、目不明;面对信息化不断发展,不懂网络运行规律、走不好网上群众路线,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为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提供了锐利武器。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六个如何始终”等大党独有难题,必须始终高举理论旗帜,把握好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理论武装的做法成效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各级党组织扎实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深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通过党内集中教育推动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7次党内集中教育。每一次集中教育都以思想教育打头,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党性锤炼,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态度更加坚决、行动更加自觉。
(二)健全领导班子常态化学习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进行了80余次集体学习,为全党作出了表率。2017年1月,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对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性质定位原则、内容形式要求、组织管理考核等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各部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领导班子学习的第一议题,采取个人自学、主要负责同志领学、分专题集中研讨、举办读书班等方式,及时跟进学习,自觉对标对表,有力带动了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
(三)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新时代以来,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主阵地,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大规模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央先后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等,明确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坚持所有的教育培训工作,都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中心内容,持续用力、纵深推进。经过学习培训,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党的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根基更加牢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升。
(四)强化广大党员、干部日常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政治责任,组织指导广大党员、干部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融入工作、融入日常、融入生活,结合岗位职责,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各地各单位将日常学习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过“政治生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结合起来,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得到逐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五)不断创新理论武装方式方法。进入新时代,各级党组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将理论学习教育“面对面”与“键对键”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更加高效便捷。中央有关部门建立了“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中国干部网络学院等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也建立了相关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学习平台。这些平台紧紧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设置栏目,随时更新内容,供广大党员、干部随时随地、灵活自主开展学习,使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同时,也应清醒看到,个别党员、干部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创新理论方面,还存在问题和差距。比如,有的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把学习当作任务甚至负担;有的搞“指标式”、应景式、碎片式学习,一知半解,不懂装懂;有的学而不信、学而不行,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少数党员、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够,组织执行过程中存在重视程度层层衰减的情况,方法手段上仍然存在形式主义等。
三、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对策建议
新征程上,进一步增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必须立足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根本原则,聚焦破解当前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吸收借鉴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宝贵经验,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推动全党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一)坚持系统观念,完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体系布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全面、内涵丰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这决定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宏观统筹,以科学成熟的学习体系,系统推进学习培训、理论研究、思想宣传等工作。一是以目标体系为统领。研究包括“党—党组织—党员”“价值—认知—情感—意志—行动”“长期—中期—短期”“宏观—中观—微观”等指标在内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目标系统,作为强化理论武装的行动引领。二是以研究体系为基础。突出学理支撑,以中共党史党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为基础,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为辅助,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原创性贡献等内容予以研究阐释,以独立自主的学术体系推进有重点、有层次、有深度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三是以工作体系为抓手。统筹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构建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研究资源,制定工作标准和发展规划,储备高素质研究和教学人才,定期研究重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