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群团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市社科联从制度建设、问题导向、督导落实三个层面同向发力,引导全市社科工作者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完善制度机制,谨防“一阵风”。聚焦改作风转作风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拓展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制度建设的内容,确保学风建设常态化。一是推动“社科专家下基层”制度常态化。每年印发“强学风、转作风,百名社科专家下基层”工作方案,引导广大社科专家树牢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优良学风,聚焦服务决策,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聚焦社科普及,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开展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已组织1800余名社科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宣讲4000场次,线上线下受众50余万人次。二是推动“两分三集中”课题再利用制度常态化。通过“分批次、分专题,集中举办社科专家龙门阵、召开社科成果汇报会、编辑资政建言小册子”等具体举措,促进资政建言制度化、长效化。截至目前,围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
40个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座谈,摸清我市盐碱地改良利用模式和取得的成效。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重大部署,立项重大课题11项,设立“数字经济”“四链融合”等研究专项50余项,组织召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专题座谈会,为社科理论工作者与具体职能部门单位搭建沟通平台。近日,**社科院主要负责人应邀到我市调研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三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定不移关爱“一老一小”,组织100余位社科骨干围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困境儿童监护、社区慈善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宣讲80余场,受众4000余人,用心用情守护“朝夕美好”。围绕“跨村联建”和共富乡村建设、**文化品牌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立项重大课题5项、专项课题100余项,为打造共同富裕**样板提供智力支持。
强化督导落实,切忌“走过场”。构建“全链条闭环式”工作流程,推动全市社科系统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建设落地见效。一是坚持方向引领,在“起点”上做好科学选题。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在征询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和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多渠道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选题意见,围绕新质生产力、文化品牌打造等重大问题,确定了16项重大课题选题,推动资政类重大课题研究方向更准、效果更实。二是凝聚攻关合力,在“过程”上做好组织协调。定期举办全市社科理论骨干培训班和“以文辅政”能力提升培训班,帮助各课题组进一步认识课题研究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社科研究的方向感、敏感度和工作质效。对于资助类课题在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的同时,协调课题组所在单位给予一定物质保障,推动资政研究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变,确保能出成果、出好成果。三是打通转化渠道,在“终点”上推动成果转化。“**市双碳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五千年治黄史的经验启示及时代价值”“**市共同富裕目标体系构建与行动方略研究”等10余项研究成果获市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进入督查落实转化环节。组织全市社科骨干在省、国家级期刊、重要报纸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古今中外社科名家名录》《生态之洲》等多部专著,《**市推进文化“两创”路径研究》等多篇调研成果获得全省社科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