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高校思政课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懂“真理”、识“学理”、明“事理”。要通过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道理,提升思政课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之道,讲深思政课“真理”。思政课的真理性,在于其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讲深思政课“真理”,既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要让思政课堂说家常话,把深邃的思想讲透彻、深奥的理论讲鲜活。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我们要坚持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二是努力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行动指南;思政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们要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激发学生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
第三,要弘扬“三大文化”之道,讲活思政课“事理”。思政课的“事理”,根植于当代中国文化的辉煌大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感受到原理之用。讲活思政课“事理”,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以活灵活现的形式让道理入脑入心。一是厚植“三大文化”力量根基,汲取奋进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和思政课的力量根基;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政课的红色灵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优势和思政课的时代特色。思政课要从“三大文化”中汲取养分,促进“三大文化”在思政课堂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思政课活力。二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营造文化育人氛围。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纪念场馆和文化遗产,促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生态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三是在“做实”上下功夫,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用史实讲清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以具体案例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